Skip to main content

創業青年

#活動

搜尋結果: 1117

造詣深厚的著名京劇藝術家于魁智和李勝素,帶領一眾優秀京劇演員展演三場京劇瑰寶。新編歷史劇《納土歸宋》講述五代十國末期,吳越王錢弘俶尊奉正朔、自獻封疆、納土歸宋的歷史故事,氣度宏大、立意深遠。《群、借、華》為京劇經典三國老戲,必須具超凡實力的院團方能勝任演出,《群英會》群戲薈萃;《借東風》、《華容道》唱腔繞樑。家喻戶曉的經典劇目《白蛇傳》唱做並重、文武相濟,精彩可期。20/6 (五) 晚上7時30分新編歷史劇《納土歸宋》21/6 (六) 晚上7時30分《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22/6 (日) 晚上7時30分《白蛇傳》主演: 于魁智、李勝素、王越、杜喆、馬翔飛、胡濱、王珏、郭鑄鋒、朱虹、戴忠宇等「香港非遺月」節目19/6(四)下午7時30分藝人談:京劇的傳承與發展講者:于魁智、李勝素主持:胡光明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普通話及粤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21/6(六)下午3時30分後台導賞活動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後台普通話講解,粤語傳譯免費入場,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22/6(日)下午3時30分京劇示範演出《秋江》選段演出︰張馨心、王雪松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免費入場

本課程由淺入深,讓學員認識天文學不同範疇的基礎知識,包括天球理論及天體的周日運動、星座、行星及深空天體等。除了常見的星象外,亦會介紹特別的天文現象,如流星雨、日食、月食等的成因,以及太陽系的最新發現。課程後段會觸及天文學的歷史,講者會從地心說出發,解釋當時人類為何普遍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進而介紹伽利略如何利用望遠鏡否定地心說。%%本課程包含6個講座,內容涵蓋:%%1. 天球理論%%2. 宇宙尺度%%3. 天文現象%%4. 星座與星空%%5. 太陽系

31/5(六)晚上7時45分粵劇《孔明三氣周瑜》(1956)主演:新馬師曾、任劍輝、吳君麗、賽珍珠導演:黃鶴聲黑白/118分鐘字幕:唱詞附中文字幕14/6(六)晚上7時45分粵劇《戰國佳人》(1959)主演:何非凡、林丹、梁醒波,麥炳榮導演:楊工良黑白/102分鐘字幕:唱詞附中文字幕12/7(六)晚上7時45分粵劇《洛神》(1957)主演:芳艷芬、任劍輝、麥炳榮、半日安導演:羅志雄黑白/108分鐘字幕:唱詞附中文字幕30/8(六)晚上7時45分粵劇《呂布搶貂蟬》(1956)主演: 新馬師曾、鄧碧雲、劉克宣、白龍珠導演:楊工良黑白/103分鐘字幕:唱詞附中文字幕鳴謝香港電影資料館

低音大提琴:林傑飛鼓:李駿銚小提琴:黎逸晞小提琴:沈庭嘉中提琴:鄭皓欣大提琴:陳駿軒

9/7(三)晚上7時30分京劇《借東風》 (1957)主演:蕭長華、馬連良、譚富英、葉盛蘭導演:岑範彩色/95分鐘字幕:無字幕30/7(三)晚上7時30分京劇《群英會》(1957)主演:馬連良、譚富英、葉盛蘭、裘盛戎、袁世海、蕭長華導演:岑範彩色/87分鐘字幕:唱詞附中文字幕6/8(三)晚上7時30分京劇《古城會》(1976)主演:高盛麟、袁世海、李世章導演:鄭國權彩色/56分鐘字幕:唱詞附中文字幕27/8(三)晚上7時30分越調《諸葛亮弔孝》(1980)主演:何全志、申鳳梅、 陳靜導演:陳懷皚彩色/104分鐘字幕:唱詞附中文字幕3/9(三)晚上7時30分京劇《洛神》 (1955)主演:梅蘭芳、 姜妙香導演:吳祖光彩色/65分鐘字幕:唱詞附中文字幕10/9(三)晚上7時30分京劇《長坂坡》 (1976)主演:袁世海,李嘉林,俞大陸彩色/87分鐘字幕:唱詞附中文字幕片源及電影資料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提供

粵語演出 2025年4月25日 夜場19:15《帝女花》 2025年4月26日 日場13:30《李後主》 2025年4月26日 夜場19:15《紫釵記》 2025年4月27日 日場13:30《紅樓夢》

陳嘉年:豎琴協奏曲(2021/2022)鄭汝森:電影音樂致敬系列: 作品1 -《怪奇物語》(2025)洪銘健:交響寓言《獅子山紀》(2024)劉力致:孤琴候蘿徑(2025)彭振町:嘆息、呼吸、線粒體與恩典(2025)彭珺:律動之舞(2021/2025)黃俊諱:夢與鳥飛翔(2024)**此作品於2024/25年由香港作曲家聯會委約,費用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取材自《三國演義》的《三氣周瑜》及《長坂坡》為傳統經典粤劇「古老戲」,是次演出由粤劇名伶阮兆輝擔任藝術總監,帶領觀眾回到三國群雄爭霸的巔峰時刻。《三氣周瑜》深入描繪周瑜與孔明的智勇之爭,三場高潮迭起的戰事套用久違的經典排場,連番鬥智交鋒,謀略深邃,熱血激昂。《長坂坡》人物行當齊全,曹操、劉備、呂布等諸雄對決。兩場傳統三國名劇雲集現今粤劇界老、中、青三代精英,讓觀眾感受到粤劇古腔與傳統劇藝的懾人魅力。26/7 (六) 晚上7時30分《三氣周瑜》27/7 (日) 晚上7時30分《長坂坡》主演:阮兆輝、李龍、尹飛燕、溫玉瑜、何偉凌、譚穎倫延伸活動17/5(六)下午 2時30分粤劇《三氣周瑜》、《長坂坡》「戲演三國」講座三國人物戲曲塑形:諸葛亮與姜維講者:阮兆輝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粤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24/5(六)下午 2時30分粤劇《三氣周瑜》、《長坂坡》「戲演三國」講座三國戲曲改編藝術:談《群、借、華》、《收姜維》、《長坂坡》講者:阮兆輝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 粤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31/5(六)下午 2時30分粤劇《三氣周瑜》、《長坂坡》「戲演三國」講座談《借東風》、《回荆州》中的謀略講者:阮兆輝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粤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7/6(六)下午 2時30分粤劇《三氣周瑜》、《長坂坡》「戲演三國」講座三國從歷史、文學到戲曲的變奏講者:阮兆輝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粤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8/6(日)下午2時30分粤劇《三氣周瑜》、《長坂坡》戲曲文化講座三國題材戲曲概略:從宋元南戲到當代地方戲講者:林萬儀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粤語主講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15/6(日)下午2時30分粤劇《三氣周瑜》、《長坂坡》戲曲文化講座巾幗鬚眉:河南越調和陝西秦腔的女鬚生講者:林萬儀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粤語主講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24/7(四)下午7時30分粤劇《三氣周瑜》、《長坂坡》藝人談:演前座談會主持:鄧拱璧講者︰阮兆輝、李龍、尹飛燕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粤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

節目糅合古典音樂、探戈音樂、爵士樂、靈歌、法國香頌及電影配樂等曲目,當中包括佛瑞(威廉·凱撒·林德曼編)、皮亞梭拉(荷西·卡里編)及蓋希文(米高·齊格京編)等作品。

主辦: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協辦:中國戲劇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支持︰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有關詳情請參閱主辦機構之網站: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香港文聯)

以中國古典經典文學為根源、當代舞蹈為載體,融合當代美學,再以現代藝術科技(影像)為媒介,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近觀「莫失莫忘的寶玉」、「穿越時空的梁祝」、「女中豪傑花木蘭」,在虛與實的交匯線上起舞。讓我們在「時空觀」偌大的流轉中拾起這些文化碎片,重新拼貼、感受及觸摸《桃花源記》與《詩經・蒹葭》對美與真最本初的嚮往。

《詩鄉》為中國首位竹笛表演藝術博士楊偉傑的創作,作品榮獲202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舞台藝術創作資助項目,而沙涇珊為廣州著名彈撥樂演奏家。是次以《粤韻詩鄉》命名的音樂會選曲豐富多彩,包括多首楊偉傑、沙涇珊原創的竹笛、琵琶作品,也有粤樂和笛曲的經典新詮,如《三國》、《花泣》、《平湖秋月》、《禪院鐘聲》等。伴奏將由著名鋼琴家郭家豪擔任。

1956年浙江崑劇團將傳統崑曲《雙熊夢》改編為《十五貫》,成為戲曲改革典範。一樁十五貫銅錢引發的離奇命案,開展巧思處處的推理較量,丑角及老生入木三分的對手戲堪稱劇藝巔峰。崑曲喜劇《獅吼記》同樣不容錯過,演活風流才子抗衡潑辣媳婦的巧妙智鬥,將蘇東坡筆下的「河東獅子吼」躍然舞台,營造崑曲藝術的獨特幽默。另精選五齣源自歷史傳奇的文武折子戲專場,國家級演員雲集,展現崑曲雅緻之美。15/8 (五) 晚上7時30分《十五貫》16/8 (六) 晚上7時30分《獅吼記》17/8 (日) 下午2時30分傳統折子戲專場《瑤台》、《罷宴》、《亭會》、《寄子》、《水鬥》主演:項衛東、胡娉、鮑晨、曾杰、田漾、王恒濤延伸活動18/5(日)下午2時30分浙江京崑藝術中心(崑劇團)崑劇藝術講座《十五貫》賞析講者:張麗真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粤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25/5(日)下午2時30分浙江京崑藝術中心(崑劇團)崑劇藝術講座《獅吼記.跪池》及《紅梨記.亭會》賞析講者:張麗真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粤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1/6(日)下午2時30分浙江京崑藝術中心(崑劇團)崑劇藝術講座《浣紗記.寄子》及《吟風閣雜劇.罷宴》賞析講者:張麗真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粤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14/8(四)下午2時浙江京崑藝術中心(崑劇團)崑曲大師班主題︰崑劇旦角行當的表演導師︰胡娉主持:陳春苗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普通話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14/8(四)下午4時浙江京崑藝術中心(崑劇團)崑曲大師班主題︰崑劇生角行當的表演導師︰曾杰主持:陳春苗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普通話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14/8(四)下午7時30分浙江京崑藝術中心(崑劇團)藝人談:從「傳、世、盛、秀、萬、代」六代崑劇人看浙江崑劇團的發展講者:顧炯、鮑晨、曾杰、胡娉、田漾主持:陳春苗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2號會議室普通話及粤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18/8(一)下午5時浙江京崑藝術中心(崑劇團)崑曲名劇承傳示範講者:吳心怡、王恒濤主持:張麗真饒宗頤文化館中區I座演藝廳普通話主講統籌機構: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及饒宗頤文化館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敬請網上登記留座,詳情請參閱文化節目組網頁

喜劇電影藉著精心構思的橋段、傳神的對白、生動的肢體語言,又往往緊扣生活日常,逗得觀眾開懷大笑。早期取材傳統戲曲的喜鬧劇,結合丑生的諧趣演繹,為本地喜劇電影奠下基礎。隨著都市化進程,社會環境轉變,喜劇電影吸納多種元素。由城市生活、摩登潮流、西片趣味到新舊人倫衝突,蛻變發展,形成多層次風格。詼諧、幽默、滑稽、瘋狂,不一而足,令一代又一代觀眾,難以忘懷。五、六十年代的粵語影壇,鑼鼓歌唱片、文藝片盛行,喜劇則另闢蹊徑,糅合創新,成就都市輕喜劇,嬉笑中見溫馨。七十年代許冠文的喜劇電影平地一聲雷,正中打工仔下懷。他自編自導自演,演繹刻薄、扮醒目而不失人情味的角色,別樹一幟。港產片節奏明快、動力充沛,活用喜劇元素變奏再造,衍生出多種亞類型。七十年代的電影銀幕武影翻騰,把喜劇因子植入,滋長出民初諧趣功夫片,其間冒升的洪金寶、成龍等,敏銳地帶動潮流風向,武夫、笑匠合一,化身諧趣福星。八十年代喜劇片當道,覷準新世代都會的人與事,追求高密度笑料,經營瘋狂爆笑場面,隨後迎來中產喜劇,風格清新且富時代氣息。喜劇電影與社會進程同步,角色設計緊貼民情,引起觀眾共鳴,無怪乎不同年代的喜劇電影,即使題旨類近,注入呼應當代的人物、情節,又會掀起新一波潮流文化。把新舊作品並置觀賞,教人捧腹之餘,窺見戲裡戲外社會文化、人情世故的遞變。同樣,類近的逗趣角色,由兩代影星鬼馬獻藝,骨骼雖似,肌理卻有別,各有各精彩,演繹愛侶、夫妻、兄弟班、長幼兩代,以至職場同事,鬥氣復鬥戲,迸出笑火花,誕生顆顆「笑星」。「囍戲連場——香港喜劇電影」為「香港流行文化節2025」節目之一,精選從四十年代末至千禧年間的喜戲16部,兩部為一對,合為八對,一雙雙,對對碰。第一對擺開兩桌「豪門夜宴」,盡現兩輩暴發戶的偽善嘴臉;第二對請來玩味「黑玫瑰」,發放粵語片創意靈光,跨越時空再展魅力;第三對對照半世紀前後,丑生王者與無厘頭星君如何「審死官」;第四對「難兄難弟」穿越遊走,新世代從舊時人獲得啟發;第五對翻開兩本「大丈夫日記」,當年忠直男與當今花心男,愛情觀大不同;第六對黑白與彩色兩段「玉女添丁」奇遇,反映嬉笑伎倆的時代風格;第七對無疑是向前輩創作人的敬禮,經典「半斤八両」譜奏「鬼馬狂想曲」;第八對駕著動感「快餐車」執行「寶貝計劃」,透視早期諧趣武打過渡到千禧後溫情動作的歷程。多部作品以4K數碼修復版呈獻,名副其實賞心悅目之選。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香港流行文化節,已踏入第三屆,承接過去兩屆的盛況,今年以「喜尚+喜」為主題,讓參與者探索不同的文化領域,體驗箇中的悅樂元素。節目包括專題展覽、電影放映、舞台節目及外展活動,呈現香港流行文化的多元和特色。如欲了解更多,請瀏覽www.pcf.gov.hk/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