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及文化
搜尋結果: 5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將於6月至9月期間舉辦第二屆「中華文化節」,文化節節目內容豐富,包括「中國戲曲節」的精選劇目以及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以及與多個本地藝術組織携手協力製作的優質節目,涵蓋音樂、舞蹈、跨媒體、戲劇、電影、展覽、講座、藝人談及大師班等不同類型。繼續閱讀了解更多!開幕節目 - 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第二屆「中華文化節」的開幕節目為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製作的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詩憶東坡》靈感源自文學巨匠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以音、舞、詩、畫建構出富詩情的視聽盛宴。蘇東坡的詩詞歌賦及書法,既雄偉磅礴,又婉約雋雅,滿載人文情感與藝術魅力。以現代舞蹈融會詩詞、國畫、書法、篆刻、古琴、戲曲、武術等中華傳統文化元素,跨越古今,讓千年詩篇活現舞台,讓觀眾體驗「詩中有舞,舞中有詩」的藝術旅程,致敬傳統文化。中國戲曲節「中國戲曲節」是「中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今年精選六台高水平節目,涵蓋京劇、越調、秦腔、越劇、粵劇和崑劇。戲曲節頭炮開幕節目為中國國家京劇院的新編歷史劇《納土歸宋》,講述五代十國末期,吳越王錢弘俶尊奉正朔、自獻封疆、納土歸宋的歷史故事,氣度宏大、立意深遠。還有多個著名劇團及藝術家的精彩節目,包括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西安演藝集團秦腔青年實驗團、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和浙江京崑藝術中心(崑劇團),並雲集多名中國戲劇梅花奬得主,包括著名京劇藝術家于魁智和李勝素、越調傳承人申小梅、秦腔藝術家竇鳳琴、譚建勳、屈巧哲、王新倉、齊愛雲和張濤、以及越劇名家吳鳳花、吳素英和陳飛等。「茶文化」節目系列今年的「中華文化節」特設「茶文化」系列,文化節前奏節目、由香港「文化推廣大使」、國際知名作曲家兼指揮家譚盾擔任藝術總監的「譚盾WE-音樂節」亦是系列節目之一。「譚盾WE-音樂節」除有香港管弦樂團的譚盾|《茶魂》歌劇音樂會外,亦有傳統與現代敲擊樂的對話和敦煌古譜及樂舞,包括《湘西土家族女子打溜子樂團 & 香港女子打擊樂團音樂會》(世界首演作品《茶溜子》)和唐代遺失樂譜.樂舞《消失的藏經洞》,與樂迷共品茶韻,說好新時代中國非遺故事。除了舞台演出,「茶文化」系列亦特設展覽、講座和示範活動。免費展覽及活動為讓廣大市民有更多機會欣賞具特色的中華文化項目,除上述演藝節目外,今年「中華文化節」繼續推出多項免費亦具特色的展覽和活動,包括《漢字的奧秘》巡迴展覽、根與魂—江西贛州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暫名)、《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覽、《書寫的力量》展覽和「茶文化」系列的《茶的歷史與藝術》展覽等。康文署亦將於六月二十二日(星期日)在沙田大會堂和沙田新城市廣場舉行《多彩華藝》嘉年華,走入社區為市民帶來不同的舞台節目選段、「喜」動圖書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攤位及表演等;九月至十月舉行的乙巳年中秋綵燈會除展示不同主題的璀璨綵燈,亦會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以上各項節目的詳情將容後公布。
中華文化節2025日期︰2025年6月至9月節目詳情︰節目冊 / 節目一覽表購票資訊︰門票於城市售票網及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票務處發售(個別節目另有註明的除外)專題網站︰https://www.ccf.gov.hk/tc/
流行文化,往往能激發活力和創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源於幽默感的時代風尚,已深深烙印在香港的流行文化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面貌。無論是喜劇電影、歌曲,還是小說、漫畫、棟篤笑,都可以充滿喜感。一段歌詞、一句對白、一幕畫面,當與「喜」字相扣連時,就能突破藩籬,讓人心意相通,在笑聲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這種情感連結不僅是娛樂的體驗,更是文化認同和社會多樣性的展現。「香港流行文化節2025」(文化節)以「喜尚+喜」為主題,正是對這種文化現象的深入探索,旨在發掘笑匠瑰寶,尋找音樂、影像和文字等不同元素中的爆笑因子,讓大眾在喜樂中感受到流行文化的傳承、流轉、融和與突破。
第三屆文化節於4月開幕,節目形式多樣,包括舞台演出、電影放映、專題展覽及外展活動等。這些節目不僅能讓觀眾欣賞到精彩的表演和作品,更能以「喜」字為原點,剖析香港流行文化的發展脈絡。透過這些活動,觀眾能夠感受到獨特的文化脈搏,找到共鳴,重新思考和享受生活的幽默。在流行文化中,笑聲是人際關係的橋樑,也可以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輕鬆與快樂。無論是微笑、大笑還是會心微笑,喜愛香港流行文化的你,都能在文化節中發現屬於自己的快樂。>>即到香港流行文化節專題網頁了解更多!
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藝術節),今年將由香港特區政府首次擔任主辦城市,並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策劃,務求以創新及多方位協作的方式,統籌粵港澳三地的優質文化藝術資源,為觀眾呈獻大灣區優秀藝術家的多姿多彩演出。藝術節將於2024年10月19日至11月24日舉行。以「多元融合—創造無限機遇」為主題,逾260場精彩活動將在大灣區「9+2」城市同步開展,包括表演藝術演出、博物館展覽、圖書館活動及電影放映會等。當中更邀請了香港和其他大灣區城市的藝術家合作,攜手打造精彩的舞台演出,促進創意和人才交流,多方面展現人文灣區新活力。主辦國家文化和旅遊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支持廣東省委宣傳部香港中聯辦宣傳文體部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承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想了解更多藝術節的資訊,請瀏覽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專題網站。
除了復活節或春回大地,「三月」會令你想起甚麼呢?原來每年三月,國際和本地文化藝術盛事都會匯聚香港!今年,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首次以「藝術三月」品牌串連推廣由政府舉辦、資助或支持的文化藝術盛事,聚焦文化藝術業界的努力,強化文化藝術盛事氛圍,讓市民和旅客對每年三月的香港文化藝術氛圍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藝術三月2024」活動涵蓋範圍廣泛,從文化藝術、時尚潮流至影視娛樂,各個藝術展演、影視盛會、文化峰會和時裝表演,歡迎不同年齡、背景的市民和訪客參與。除了過往大受歡迎的文藝活動,亦有首次在香港舉行的盛事品牌,讓香港充滿活力的文化景觀更添繽紛。就等小編推介其中幾項,一起來感受充滿文化藝術氛圍的三月! 藝術及文化活動 1. 香港花卉展覽2024香港花卉展覽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一年一度舉辦的盛事,每年均吸引逾200個本地、內地及海外園藝團體參加。今屆香港花卉展覽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辦,以花色繽紛的香彩雀為主題花,並以「雀躍全城」為主題。展覽期間,大會亦會舉辦一連串教育與娛樂並重的活動,包括學童繪畫比賽、攝影比賽、植物展品比賽、音樂及文娛表演、花藝示範、綠化活動工作坊、導賞服務、康體活動及親子遊戲等。>>按此了解更多 2. 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為紀念查良鏞博士(金庸)百年誕辰,香港文化博物館特別舉行「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俠之大者」出自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郭靖對楊過的一番寄語:「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查良鏞博士以金庸為筆名,在1955至1972年間創作了15部小說,塑造了超過1400位人物,這些家喻戶曉的小說人物是香港乃至全球華人的集體回憶。展覽通過著名雕塑家任哲獨特的雕塑形象、精湛的造型能力,加上豐富的想像,將22位金庸筆下的人物從平面世界中解放出來,更配合由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得主、藝術家黃宏達及其團隊所創作的多媒體體驗,引領觀眾深入金庸的武俠世界。>>按此了解更多 3. 藝術@維港2024康文署將夥拍國際藝術團隊teamLab和香港藝術家,以及領賢慈善基金、K11集團和信和集團於三月二十五日至六月二日期間,在維港兩岸推出大型戶外藝術計劃,即「藝術@維港2024」,以多組結合藝術、科學和科技的戶外藝術裝置作品及大屏幕數碼影像,為市民在維港兩岸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官體驗。>>按此了解更多 完整的活動列表請參閱文體旅局網頁。 推廣及優惠 文體旅局亦會在三月不同時間安排免費派發雪糕、乘搭電車和天星小輪,配合宣傳「藝術三月」及其中的各項活動,並鼓勵市民和旅客多參與其中,享受藝術與文化的盛宴。詳情將於三月內陸續公布,請參閱文體旅局網頁。
西九文化區靠近海濱長廊和維港,如畫風景可謂拍攝 IG 靚相的最佳地點。從廣闊的港灣景緻到的風格各異的壯觀建築,西九文化區讓你簡單一張風景隨拍也能化為具質感的相片,將您的攝影所得分享給好友以至世界吧!戲曲中心戲曲中心糅合傳統和現代設計元素,以其屢獲殊榮的建築設計,反映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進化與演變。戲曲中心隨拍提示:戲曲中心的弧形外牆表面,由超過10,000塊的「銀葉片」裝飾所組成,其獨特的空間鋪排處理及流線外型,呈現出「氣」的概念,使其從不同角度的拍攝,都可作為完美的背景,輕鬆拍攝到富有層次感的構圖。你也可以追蹤西九文化區的 Instagram 賬號,使用其最新推出的「戲曲中心」限時動態濾鏡,或在特效庫中直接搜尋 「Xiqu Centre」,讓你的相片更具特色。藝術公園想捕捉到香港最瑰麗的落日景緻嗎?西九文化區內藝術公園絕對是城中最佳的拍攝地點之一,不論是單純拍攝落日餘暉映晚霞的壯麗景色,還是想在維港海岸夕陽西下留倩影,藝術公園及海濱長廊均是你最佳的選擇。一邊享受海景與微風,一邊迎接夜幕降臨,放空心靈仔細感受,或是以鏡頭留住剎那光景,不負這美好時光。「香港新晉建築及設計師比賽」展亭位於西九海濱長廊的「Growing Up」展亭是首屆「香港新晉建築及設計師比賽」的獲選設計。設計上參考了木柱、走廊、中式屋頂等不少香港建築特色,其融入現代元素的建築風格亦呼應了西九文化區貫通中西、為城市孕育藝術文化的特質,亦是 IG 上常見的打卡熱點。(圖片和文字均由西九文化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