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创业青年

#路政署

搜索结果: 3

【公职人员奖系列】路政署高级维修工程师朱嘉杰

2021年申诉专员嘉许奬(公职人员奖)得主:「主动沟通,以民为本」路政署高级维修工程师/九龙东朱嘉杰先生「早前,我们在九龙城道一个非常繁忙的街市外,进行行人路维修工程,部分工程更需要在一些店舖门前进行。由于我们不能在日间进行工程,亦不能全面封锁行人路,所以只能将维修工程分拆为不同部分进行。事前与店舖东主的沟通变得十分重要,我们需要了解店舖的营业时间,以便我们于店舖休店时进行维修工程,从而减少对店舖东主的影响。」了解更多关于2021年申诉专员嘉许奬,请浏览申诉专员公署网页。 

跨越挑战 接通屯赤

(图片由政府新闻处提供)屯门至赤鱲角北面连接路于2020年12月27日通车,其中约五公里为屯门---赤鱲角隧道,连接屯门南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屯门---赤鱲角隧道不单是全港最长和最深的海底隧道,其建造过程更采用首度引入的崭新技术和设计,堪称「香港之最」。 路政署工程师郑子谋两年半前加入部门,随即获委派负责屯门---赤鱲角隧道工程。回想当天,郑子谋既兴奋又紧张。他说:「那一刻我感到很荣幸。在我的工程生涯中,这项目最宏伟、最大型。」「面对这个机遇,我希望尽快装备自己,迎接挑战。」隧道钻挖  保护环境屯门---赤鱲角隧道是香港第一条利用隧道钻挖机在海底建造的行车隧道。钻挖机前端装有钢製钻头和刀具,可钻挖各种土壤、岩层或混合地层,并可在高压环境下进行钻挖工作。其中,在隧道北行管道近隧道北面出入口一段,政府采用了世界最大型、直径达17.6米的隧道钻挖机,其高度与六层楼相若。 郑子谋说,相对传统沉管方法,采用隧道钻挖机可减少挖掘和弃置约1,100万立方米淤泥,体积等同约4,900个标准游泳池,能大幅减低对环境的影响。采用隧道钻挖机亦避免供电予香港国际机场的海底电缆改道,同时减少施工期间对海上交通的干扰和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图片由政府新闻处提供)引进技术  保障安全 海底隧道最深的位置在海平面下约60米。在海床钻挖期间,隧道钻挖机在高压环境下运作,技术人员维修和保养钻挖机,也需在高达六倍大气压力的环境下进行。就此,部门首次为工程引入饱和高压技术。技术人员会在28日的工作周期内入住高压生活仓,每当钻挖机刀具需要维修,他们便会经由高压运输仓载送至海底,在钻挖机前方的钻挖仓工作,并在六小时后返回地面的生活仓。 此技术让技术人员可安全地在高压环境工作,且只需在工作周期最后三天进行减压,大幅减少减压次数,降低人员患上减压病的风险。(图片由政府新闻处提供)车道下方  增设走廊屯门---赤鱲角隧道的另一特点,是行车道下方设有一条公用设施走廊。路政署高级工程师李丽娟指,由于排水管道、消防喉管、电力和信号系统等装置均设于走廊内,检查、维修等日常工作便可在隧道行车期间同步进行。这样不单令工作编排更具弹性,即使出现突发情况需紧急维修,隧道也不必封闭,从而避免对巿民造成影响。 隧道建造过程尽是挑战,突如其来的疫情也为工程增添变数。李丽娟说:「遇上疫情,物料供应曾受影响,工人人数也减少。」 「我们希望隧道如期在今年内通车。面对重重难关,工程团队不断寻求解决方法,最终达成目标,我们都很高兴。」 见证隧道由一张张草图化为实物,而今竣工,团队与有荣焉。(图片由政府新闻处提供)入职政府十年的李丽娟形容,屯门---赤鱲角隧道工程是她作为工程师所参与的最大型工程,过程毕生难忘。 郑子谋也说,此生首次目睹如此大型的基建落成,冀隧道通车后带家人来这裏走一趟,自豪地告诉他们自己曾参与其中。一路走来,工程团队为这条隧道滴尽汗水。从2020年12月27日起,市民大众都可为团队的努力作证。

工程监工

路政署工程监工黄家竹将为我们介绍路政署多年来如何为香港基建奠下稳固基础,也将诉说入行以来每天面对的乐趣与难题,和为何他对这份工作一直不离不弃的原因。部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