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创业青年

#智慧城市

搜索结果: 20

二维条码树木标籤

全港树木众多,不论是街道两旁,还是休憩公园,都见到不同种类的树木。要令树木健康成长,不单有赖树木管理部门的全面风险评估和定期护养,市民的合作亦十分重要。发展局现正展开二维条码树木标籤计划,希望加深市民对树木的认识,加强大家对树木护养的关注,共同努力协助减低树木倒塌的风险。目前,全港约有170万棵由政府负责恆常护养的树木,其中约100万棵位于人流车流高的地点。由于分布极广,政府以「综合管理方式」管理,由负责个别政府设施或土地的部门同时负责管理所属范围内的树木,让部门可以因应不同树木的特点和所处位置,提供适切的日常护养。另一方面,位于私人土地上的树木则由个别私人地段及物业业主负责护养。便利市民报告问题树木发展局一直积极探索应用各项智慧科技管理树木,以提升树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成效,二维条码树木标籤便是其中一项新措施。发展局树木管理主任陈婉雯介绍,有关计划旨在通过使用二维条码,便利市民汇报问题树木,同时向公众显示更多树木的知识,例如树木的品种、属于原生还是外来物种、树木特征、植物趣闻等。展示二维条码标籤的工作已经展开,并会分阶段完成。发展局预计2022年初会首先为约20万棵行人路旁树木展示二维条码标籤。「树牌」高度配合行人视线负责相关工作的顾问公司代表、园境师陈元敬说,印有二维条码的「树牌」挂在树上的高度,会配合行人的视线。「树牌」印有树木的基本资料,包括树木的中英文名、学名等,而「树牌」主要有两项功能,第一,市民如发现有问题树木,可向当局报告,如致电1823,由于「树牌」上印有每棵树独有的编号,有助市民准确地说出树木的位置;第二,可利用手机扫描「树牌」上的二维条码,登入树木管理部门的网站,获取更多有关树木的资料。涉及位处人流较多的地点陈元敬说,二维条码树木标籤计划覆盖全港,涉及的树木是位处人流较多的地点,例如大型交通枢纽的位置,包括港铁站、渡轮码头外等。计划首阶段会製作约一万个「树牌」,分布全港各区,涉及约100个树种。他说,香港人烟稠密,人与树木的关係很密切,希望计划能令市民更关心树木。树木资讯既科学又有趣负责搜集及撰写树木资料的中文大学胡秀英植物标本馆馆长刘大伟博士表示,该馆能够参与这项计划,感到十分兴奋,同事亦很投入搜集资料。编写出来的树木内容既科学,又有趣。他举例说,香港有一种名叫秋枫的树木,属大戟科植物和原生品种,亦具生态价值,其中一棵在沙头角荔枝窝生长的秋枫已有逾百年的历史,被列为古树名木。最有趣的资讯是秋枫的果实可酿酒,叶更可作香料来煮出一道名叫「茄苳鸡」的菜式。社会与树木和谐共存刘大伟博士说,市民只需扫描「树牌」上的二维条码,便可获取更详尽资讯,从多角度了解身边的树木品种。他盼望计划让市民对树木多一份尊重和珍惜,达到社会与树木和谐共存,这也是团队编写树木资讯的目的。树木是户外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我们提供休憩地方、缓和气温、改善空气质素,并提升生物多样性。今次,透过二维条码树木标籤计划,发展局希望将树木护养的讯息融入市民的生活中,培养大众爱惜身边的树木,让它们更茁壮健康地成长,令香港继续是一个安全、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往岩洞工程

发展岩洞是政府多管齐下增加土地供应策略之一,对香港长远发展相当重要。渠务署正展开把沙田污水处理厂位于城门河河口的厂房,迁往对岸亚公角女婆山岩洞的工程,以腾出现址土地作有利民生用途,同时改善区内生活环境。这项搬迁计划是香港现时最大规模的岩洞发展项目。两位渠务署同事以下会介绍工程详情,并讲解如何应用新技术,提升工程效率。搬迁后腾出28公顷土地现时的沙田污水处理厂占地28公顷,每日处理约25万立方米污水,是全港最大的二级污水处理厂。重置后,可腾出厂房现址土地作其他发展。新沙田岩洞污水处理厂则占地14公顷,是同样位于岩洞内的赤柱污水处理厂的15倍,将是香港同类设施中规模最大的。新厂房会引入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即使占地较小,污水处理量亦与现时厂房相若,可以满足区内人口需求,为居民提供更佳服务。搬迁计划分三个阶段渠务署土力工程师高鸣远说,搬迁计划将分三个阶段推展。第一阶段工程主要包括在岩洞入口处开拓工地、兴建主连接隧道;第二阶段是建造主体岩洞及上游污水收集系统工程;余下工程主要包括在新建岩洞内兴建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拆卸现有沙田污水处理厂。第一阶段工程已于2019年2月展开,现正进行主连接隧道的挖掘及爆破工程,目前进度符合预期,可望如期在2022年完成。建临时行车桥减交通压力在设计上,岩洞如一道天然屏障,完全覆盖污水处理设施,保留山地的自然景观。渠务署亦会采取气味控制措施,进一步减少异味对社区的影响,改善社区环境。另外,渠务署工程师潘士廉说,隧道爆破产生的泥石,需要工程车辆运走。为减少对附近交通的影响,尤其亚公角街是马鞍山其中一条交通命脉,工程团队特意建造了一条横跨亚公角街的临时行车天桥,使工程车辆无须驶经亚公角街进出工地,减少工程对附近交通造成的压力。新技术提升工程效率工程团队还应用了多项新技术,如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简称BIM)技术、「可供製造和装配的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简称DfMA)等,协助兴建该临时行车天桥,提升工程效率。BIM技术令工程设计和工地环境以三维方式呈现出来,让工程团队准确掌握细节,更易找出及处理各种潜在问题,以便作出修改,并可进行模拟演练,以完善施工计划和临时封路安排。透过DfMA,团队可以一边在工地建造桥趸及基座,一边在工场预製天桥的组件,大大缩短建造时间。在两者的配合下,令晚间吊运组装工程由原定6晚减至2晚,减少了深夜封路对交通的影响。与地区紧密联络另外,为了让公众对搬迁计划有更深入的认识,工程团队一直与地区人士保持紧密联络,主动讲解工程进度,并在地盘附近梅子林路旁,建造社区联络中心,方便居民查询工程资讯。香港山多而陡峭,岩石坚固,沿市区边缘的山地特别适合发展岩洞。利用如岩洞这些「隐藏」的土地资源,支援合适的公共设施迁置,以腾出地面空间,为香港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土地。今次搬迁污水处理厂往岩洞的工程,既改善厂房现址及周边的环境,亦释放土地作有利民生的用途,可谓一举多得。(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数码年代的智慧规划

发展智慧城市可以改善市民的生活,令香港成为更宜居城市。规划署早前完成了一项研究,探讨在「空间数据共享平台」下建立「建设环境应用平台」的可行性,研究开发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建立环绕城市规划、基建、环境等专题领域的应用程式样板,以协助开展各项工程或项目,提升规划及发展效率,并促进部门合作,为公众提供更优质服务。科技提升规划工作效率规划署一直致力以创新科技来提升城市规划工作的效率,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勘测,建立三维空间数据;利用衞星图像、遥感技术及地理资讯技术,呈现最新的土地用途及植被分布概况;开发三维规划及设计系统,利用三维实景模型,呈现香港市区的城市景观,并结合现有规划资讯,协助制定及分析不同的设计方案。2020年初,规划署亦完成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环境应用平台」可行性研究。由「超级市场」到「厨房」政府正积极推动建立「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共享平台),让地理空间资讯得以整合、互通和共享。规划署高级城市规划师黄伟贤说,共享平台就像一个「超级市场」,内有不同的数据和服务,而「建设环境应用平台」(应用平台)则像一个「厨房」。用家在超级市场选取原材料(即空间数据),然后在厨房内製作各项与建设环境有关的应用程式。今次研究共开发了10个应用程式样板,涉及不同的专题,包括「规划及土地用途」、「基础设施及工程」、「景观、环境及保育」等。规划及土地用途分析黄伟贤为大家介绍其中两个与城市规划及民生相关的应用程式样板。第一个是「政府、机构及社区设施和休憩用地分析」。这个应用程式样板利用三维地图,显示现有及已规划的政府、机构及社区设施和休憩用地的类型和地点,并根据个别地区的人口推算和《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订明的供应标准,编制摘要表,协助分析未来对这些设施的需求。另外,从事规划的人士关注各类社区设施的空间分布。该应用程式样板让规划师进行服务范围分析,协助了解社区设施与住宅分布的关係,以便把新增的社区设施放置在最合适的位置。城市绿色基建显示与分析另一个应用程式样板是「城市绿色基建显示与分析」。黄伟贤说,香港这个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蓝绿资源(即与水和植物有关的都市基础设施)对维持城市宜居度和可持续发展实在不可或缺,而这个应用程式样板可显示不同的蓝绿资讯,为建设环境的规划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冀鼓励更多绿化研究黄伟贤说,今次研究中,他们把绿色指数相关的学术研究结果整合,放到应用程式样板内,例如植被覆盖等资料,方便规划师进一步分析发展项目对绿色指数产生的影响。同时,这些资料有助进行与环境相关的分析,例如城市热岛效应、微气候影响等,也能协助进行地区层面的规划,例如种植树木、优化行人设施和步行环境等。我们希望该应用程式样板能鼓励更多与绿化相关的研究,提升城市规划的质素。获国际及本地认可令人高兴的是,「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环境应用平台」可行性研究在国际及香港获得三个奖项,分别是国际数据资讯有限公司亚太区智慧城市大奖 2020「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类别「亚太区最佳智慧城市项目」、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2020年度卓越城市设计大奖,以及2020香港规划师学会周年大奖优异奖。展望未来,期望可以善用「建设环境应用平台」下开发的应用程式样板,建设香港为一个智慧、环保、具抗御力的城市,并促进政府、业界、学术界及公众合作和共创,进一步推动香港成为智慧城市,令市民受惠。(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水务署无人船系统

水塘存水是香港一个重要的食水资源,水务署会定期在水塘进行水质监测和抽取样本,以掌握水质的变化,令滤水厂更有效控制食水处理,确保食水安全。为进一步加强监测,水务署近年引入崭新的无人船系统,在水塘进行自动水质监测及取样,透过应用创新科技,提升工作效率。加强应变能力香港现时有17个水塘储水,水塘水质有时会受自然环境或突发事件影响,如受天气影响令水藻过度生长等,导致水质出现变化。水务署无人船「船队」,主要在香港面积最大的水塘—船湾淡水湖进行水质监测,以及时掌握水质情况,遇有紧急事故,可以即时作出应变。配置水质分析装置水务署水务化验师邓浩维说,无人船系统由一个基站电脑及四艘电动无人船组成。每艘无人船均配置了水质分析装置,可监测温度、导电率、混浊度、溶解氧、酸碱值、叶绿素-a及蓝绿藻;船舱设有取样装置,连接船底的水管,直接把水抽进取样箱内。船上亦配备卫星导航接收器,并设有自动避障系统,可以在航行时避开障碍物。自动按照预设航道航行邓浩维说,他们透过基站电脑,可远距离控制无人船自动按预设的航道航行,并在指定位置上,进行水质监测和取样。收集到的水质数据,可即时传送至基站电脑进行分析,快速製成水塘表面水质数据分布图,显示水质变化较大的区域,提示作出适当的跟进。可连续航行11至14公里四艘无人船可在一天内监测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船湾淡水湖的不同部分,并记录水塘表面水质的分布及变化。船上的电池大约可连续运作3至4小时,换算成距离的话,即约11至14公里。不过,邓浩维说,无人船实际最长的工作时间及距离,视乎多项因数,如水质监测工作的设定、当天的风向及风力等。根据恆常及无人船水质监测数据,船湾淡水湖的水质维持稳定及满意。无人船优点多与传统船隻监测水质比较,无人船系统有多项优点,例如可由一般技术人员操作,传统船隻则需由持牌船员驾驶;无人船船身较小,可前往水塘较狭窄或浅水的位置,并可同时覆盖多个监测点,工作效率较高;亦可结合水塘地形製作水质图像报告,以更容易掌握水质数据的分布和趋势;而整套无人船系统易于调动和运输,遇上紧急水质事故,可调配到不同水塘工作。另外,无人船采用可再生能源推动。水务署特别在无人船储存室外,安装太阳能板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可供无人船使用。计划扩至其他水塘展望未来,邓浩维说,水务署计划利用无人船在其他水塘监测水质和取样,如万宜水库,并继续尝试提升系统的智能,令无人船可根据实时水质数据,例如当发现水塘某位置的叶绿素读数较高时,自动提升监测点的密度,以收集更多数据及抽取水样本,让工作人员就水藻的数量及品种作更详细分折。创新科技发展是世界大潮流,各政府部门近年敢于创新,例如利用「机械狗」提升斜坡安全管理;以建筑信息模拟(BIM)技术突破平面图像和时空限制,提升工程规划和设计;运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令建造过程更快捷和安全;开发「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智慧城市;引入先进环保填海技术等。相信政府各部门会继续积极探索及应用创新科技,提升工作成效、增加生产力、改善质量。 (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海下游客中心建筑特色

位于西贡西郊野公园的海下游客中心是一个甚具设计特色的建筑物。中心的设计意念源自传统村庄的布局,并着重与大自然融合,为游客提供悠閒、舒适的活动空间。海下游客中心位于郊野公园内,为树林所环抱,周边景色优美。建筑署高级工程策划经理许龙年说,中心旁边的行山径连接附近拥有丰富海洋生物的海下湾海岸公园,步行只需约十分钟;另外,中心设有多用途室,可作举办与海岸公园有关的展览及其他活动,前方则是一片大草坪,让游人可在草地上野餐或閒坐。现时,海下游客中心已经开放予公众参观。设计概念源自传统村庄布局谈到建筑特色,建筑署高级建筑师刘天行说,团队的设计概念源自传统村庄的布局,「因地制宜」而兴建,不同的设施因应地势和现场环境而配置,打破以往把所有设施放在一个四方盒子建筑物内的做法,例如把多用途室、管理员办事处及接待处分别设于用地两旁,围绕中间的草坪;办事处后面设置有盖的长廊、小庭院等,各式的迴廊和庭院紧凑地交织在一起,重新演绎传统村落穿梭于小巷当中的气氛。让大自然与建筑物融合刘天行说,在设计游客中心时,建筑师会思考如何配合周边美丽的自然景色,让游人感受到大自然环境,其中,游客中心在布局上,刻意避开并尽量把树木原地保留下来,让游人可在树荫下野餐和休憩。另外,设计力求通透明亮,将室外大自然景观引入室内,例如多用途室以玻璃亭子的模式设计,令处于室内的人可看到外面的草坪;同时,敞开玻璃门后,室内外空间得以连贯,让游人在室内参观展览或进行其他活动时,也有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用料带出质朴自然感觉至于物料的运用上,亦尽量配合大自然的风格。游客中心的外墙运用了清水混凝土,这些混凝土利用有木纹的模板製成,给人质朴、自然的感觉。建筑师亦多运用木条作屏风,有助降低室内的温度和通风,加上木造的地台和天花,带给游人自然凉快的感觉。此外,中心引入了多项可持续发展设施,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及灯柱,补助中心的用电;雨水收集及循环再用系统,减少浪费用水;生物污水处理系统,自行处理製造的污水;以及可供公众人士使用的饮水机。市民和游客可以在海下游客中心写意地郊游,欣赏香港独有的自然美景,同时感受建筑师为大家用心设计的户外康乐设施。(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建筑署用心设计 食环署天幕街市

位于天水围的食环署天幕街市(前称天水围临时街市)早前开幕,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项目由构思、拨款、兴建以至落成启用,仅仅用了约一年的时间,令市民和租户早日受惠。建筑署的同事,会讲解他们如何迅速完成该项目,并分享街市的建筑设计特色。建临时街市方便居民行政长官在《2018年施政报告》提出在西铁线天水围站对出的天福路路段兴建新公众街市。由于兴建永久街市一般需时六至七年,政府在2019年10月公布,在附近天秀路公园旁的空地设立临时街市,以期在新街市大楼工程完成前,让市民有多一个购买新鲜粮食的选择。开始施工遇上疫情爆发建筑署高级工程策划经理陈敬德说,为了令天幕街市尽快完工,各部门在多方面携手合作,包括商讨街市的布局安排、解决技术和环境问题,以配合食环署的营运操作等。承建商去年一月开始施工,但正正遇上新冠疫情第一波,内地厂房临时关闭,建筑材料供应亦紧张,幸而工程团队即时作出应对,灵活调动施工程序,承建商亦与供应商紧密联繋,作应变安排。他很庆幸有这队高效能团队,令项目在疫情下仍能于指定时间内完工。约一年建成启用在施工方面,建筑署高级建筑师曾伟伦说,一般街市由计划至完成需约六至七年。然而,为配合地区需求,尽早建成临时街市,署方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建筑物大部分组件先在厂房预製,然后运往工地装嵌;上盖则采用「供製造和装配的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简称DfMA),避免「落石屎」等湿施工方法(wet trades);地脚采用突出地面的设计,减少挖掘工作,缩减施工时间和便利兴建,令天幕街市只需一年时间便落成启用。建筑设计一丝不苟虽然天幕街市是临时街市,但工程团队在设计方面亦做到一丝不苟。建筑署建筑师卢宜璋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从美观、实用和舒适中找到平衡,设计着重自然通风和采光。街市中央高楼底的中廊及两旁开放式的设计,令日光进入室内,减低照明耗能,亦遮挡太阳直接照射,令使用者更加舒适。此外,街市直条的平面布局有利对流风,令街市空气流通及凉快。斜屋顶则是基于香港多雨水的天气而设计,适合去水。设多个出入口方便居民天幕街市有36个固定摊檔,加上四个临时檔位,共提供40个摊檔。街市行人通道十分宽敞,并设有无障碍设施,而主要出入口位于街市的东西两方,另有四个副出入口,方便居民从公园、附近民居或车站进入街市。建筑物两旁则设有绿化设施和长凳,方便长者和居民购物后稍作休息。街市亦用了柔和的木系色调,配合天花不同的主题色彩—蓝、橙、绿,与摊檔售卖的新鲜食物互相呼应。把科技带进社区另外,在疫情下,为了让市民放心逛街市,工程团队特别引入新技术,与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简称NAMI)和香港科学园的创科公司合作,在摊檔之间安装防污抗菌的陶瓷板,亦把「纳米涂层」技术应用于通风位置,减少尘埃积聚,以及安装智慧垃圾回收机等,把科技带进社区,同时为创新科技提供实地试点,推动本港科技发展。受租户市民欢迎街市启用至今整体运作畅顺,售卖蔬菜的租户林小姐说,每日下午三时至六时,是人流最多的时候,加上街市环境舒适,吸引不少街坊捧场。开市一个星期,她已有许多熟客。售卖干货(模型)的租户陈先生说,街市环境清洁整齐,故有家长会带小朋友前来购物,适逢他的摊檔在圣诞假期开市,故生意不错。街坊梁太亦表示,街市货品种类繁多,加上位置方便,日后会再来光顾,购买日常所需。街市是市民购买新鲜粮食的主要途径之一。建筑署的同事带领工程团队,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做好街市的设计,并与各部门同心协力,令工程迅速地完成,为市民提供便利。(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渠务署「BiM@D」技术及培训中心

政府一直鼓励工务部门善用创新科技,以提高工程效率、改进建造质素、加强工地安全。渠务署早在2015年开始把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以提升设计和建造过程。2018年,该署成立「BiM@D」技术及培训中心,进一步推动数码化科技。这次渠务署工程师,便为大家介绍中心设施如何协助检视和改善工程规划和设计,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污水和雨水处理及排放服务。引入建筑信息模拟(BIM)技术近年,渠务署积极推动及应用建筑信息模拟(BIM)技术和有关资讯科技,进行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渠务署机电工程师梁重贤说,与昔日手绘及电脑二维平面图则比较,BIM技术把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以三维形式立体地呈现出来,对于渠务设施一般较复杂的建筑结构和机电装置设计尤其重要,令工程团队更准确地掌握各项工程细节。突破平面图像和时空限制另外,BIM能够准确地按时序把施工方式和建造流程呈现,让工程人员更清楚掌握施工计划。目前,渠务署有多个污水处理厂进行原址改建,员工正利用BIM技术检视建筑物的不同结构,查核工序会否出现排斥,同时监测工程是否按进度推展,在有需要时更改建造工序。不同专业人员—建筑师、工程师、建造业人士,突破平面图像和时空限制,在同一虚拟空间讨论工程设计和建造细节,沟通协调,及早解决种种问题,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先进虚拟实境「洞穴」CAVE渠务署「BiM@D」位于湾仔税务大楼。中心设有一套洞穴式自动虚拟实境(CAVE)系统,配合BIM技术,以三维方式展示工程设计和工地现场环境,提供一个高像真度和生动的立体视觉空间,令使用者犹如置身现场。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工程团队更容易及准确地掌握工程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各项信息,加上可让多人同时「进入」这个虚拟空间,有助加强与持份者间的沟通。点云(Point Cloud)技术三维扫描测量梁重贤亦介绍利用崭新的点云(Point Cloud)技术,协助规划和设计渠管工程。他説,测量组同事以三维激光仪器扫描和摄影测量,所得的Point Cloud数据在CAVE呈现,骤眼看白色一点点,当戴上特製的眼镜,再配合BIM模型,就能把现场及周边环境仔细及准确地重现,协助工程团队规划渠管的位置和走线。这套技术对规划乡村公共污水收集系统甚为重要。因为乡村一些地方较为狭窄,加上施工位置十分接近民居,所以应用点云技术可减少测量及加快工程的建造时间。应用物联网技术近年,渠务署亦应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2019年,渠务署防洪组和机电工程署便合作推行试验计划,应用政府物联通在沙田和大埔建立「智慧渠务—防洪监察系统」,效果良好,并已决定在10个较易受风暴潮及越堤浪影响的地点进一步试用该系统。创新科技未来将会不断发展及进步,各工务部门会继续积极探讨在不同层面和工程阶段应用创新科技,以协助不同人员更准确地掌握工地和相关设施的实时资讯,提高工程质量,作更有效管理,从而令市民受惠。(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智方便」新体验,你登记咗未?

市民一经登记成为「智方便」用户,即可通过流动电话以单一数码身分认证,登入使用各项网上服务,包括查阅2019冠状病毒病电子疫苗接种及检测纪录、「税务易」、网上申请续领车辆牌照、电子差饷租单、地址更改、我的政府一站通、医健通、两电一煤等。平台由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开发及管理,具备四大主要功能: (1)身分认证用户可使用单一数码身分,简单安全地登入和浏览各项政府和商业网上服务,避免因管理不同的用户名称及密码所带來的烦恼,令日常生活更方便。(2)「填表通」用户可使用「填表通」功能,自订储存不同的个人资料(例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住址及联络电话等),自动填写表格,无需再为不同的申请填写相同的资料,快捷方便。(3)个人化提示用户可选择接收政府不同网上服务的个人化提示,紧贴各项服务更新、到期提示及最新资讯等。(4)数码签署用户可根据《电子交易条例》(香港法例第553章)使用「智方便+」进行数码签署,在网上处理法定文件及程序。下载「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 登记成为「智方便」用户登记成为「智方便」用户手续简易,市民只需下载「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利用已启用生物认证的个人流动电话便可直接进行网上登记。如需使用数码签署,例如车辆牌照续期,市民可前往设于全港121间邮政局(流动邮政局除外)的登记服务柜位、自助登记站及流动登记队升级登记「智方便+」。「智方便」流动应用程式支援iOS及Android作业系统和已启用生物认证的流动电话。详情请参阅「智方便」网站。「智方便」还有哪些功能?事不宜迟,马上去片,等「智方便」介绍自己啦! 怎样登记「智方便」?有没有甚么特别要求呢? 不知道如何登记?没关係,叫「智方便」教教你吧! 跟着「智方便」学完便赶快去登记吧! 大家应该都留意到「智方便」常常排在口边的那句口号,无错,就是 - 「使用智方便」 生活新体验!」究竟有甚么可以令大家有更新的生活体验?废话少说,立即去片,一齐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智方便」啦!

融和社区•净水建「墟」 (渠务署)

配合社区发展,渠务署团队正推展「石湖墟净水设施」,以提升石湖墟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及环保表现。公众化身「倡导者」共创项目社区迅速发展,污水处理需求与日俱增,而公众对生态保育及市区空间的运用也更为关注。面对这些挑战,团队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运用崭新的「设计思维」,与公众进行深层的双向沟通,使公众成为工程「倡导者」的一部分,一起解决社区问题。在2018年,团队推出「社区环境工作室@石湖墟净水设施公共空间」社区共创项目,与市民共同构思方案。透过一系列「亲身体验」及「多平台」公众参与活动,包括街站宣传、访问面谈,以及为社区各界人士和代表安排的工作坊及参观,深入了解市民需求。实现「共享空间」和「社区连结」随着时代变迁,市民对「公共空间」抱有很高期望。团队以「共享空间」为切入点,与公众携手设计「石湖墟净水设施」。虽然可供设施使用的土地只增加2.5公顷,但团队仍能释出约2公顷的「共享空间」,并加入大量绿化元素、河畔步道、观鸟区、生态园及种植园,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游览区及各种水资源管理的教育设施。团队更与居民及环保团体合作,把「共享空间」的概念延伸至周边环境,贯穿以「上水的可持续生活」及「水资源与地区历史」为主题的两条教育路线,融入周边以达致「社区连结」的效果。团队和市民同心合力建造一个以「融和社区•净水建『墟』」理念为目标的设施,不但能应付未来20年因人口增长而产生的污水处理需求,更可提高整个社区的生活质素。(观看更多,请浏览优质公共服务网站)

利用VR技术 培训升降机工程人才

香港高楼大厦林立,升降机每天接载市民穿梭上落,适当的定期检验,妥善的维修保养,确保升降机安全运作,极为重要。机电工程署(机电署)早前推出「优化升降机资助计划」,资助有需要楼宇业主提升升降机安全水平,亦与职业训练局(职训局)和电梯业协会合作,加强培训行业人才。这裏,我们邀请了机电署的同事、职训局和业界代表,为大家介绍如何透过创新科技支援培训,吸引更多年轻人入行。「优化升降机资助计划」现时全港约有68 000部升降机。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现今的升降机较旧式升降机具备更全面的安全保护装置。政府早前推出「优化升降机资助计划」,向有需要业主提供经济诱因及适切的专业支援,鼓励他们进行升降机优化工程,加装指定的安全装置,或更换整部尚未配备指定安全装置的升降机。机电署高级工程师赖震晖说,计划的申请收到约1 200份申请,涉及约5 000部升降机,反应非常踊跃。升降机培训注入VR技术升降机安全,关键在于优质的保养,惟电梯业长期面对人手紧张问题,故政府担当着促成者的角色,与业界和职训局合作,加强培训技术人才。早前三方更合作发展一套虚拟实境(VR)系统,用作培训机电学员和在职工程人员。他们透过完成VR系统中不同情景的任务,加深了解各项工序所需注意的地方。VR系统亦有利于向年轻人介绍电梯业的工作,吸引更多新人入行。让学员有更真实体验职训局卓越培训发展中心(电机业)首席教导员黄启汉介绍说,一般而言,学员是需要在一个真实环境学习安装或维修升降机,但构建一个真实环境,涉及相当的费用和空间。职训局在升降机课程特别引入全新的VR系统,配合实务操作训练,让学员有置身真实环境的体验,对不同的工序有更深刻的了解。另外,受训期间,假如学员未有跟随指示,容易发生危险,利用VR技术虚拟突发或意外情境,可让学员在安全的情况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电梯业求才若渴职训局的「升降机及自动梯」课程十分实用,学员学到的技能正是业界所需,以致近年收录的新学徒人数显着增加。电梯业协会副会长黎华兴说,业界求才若渴,在职的工程人员可透过持续进修,提升技能和资历,有不少工程人员更会考取专业工程师资格,向工程管理方面发展。黎华兴相信VR技术可加强业内培训,加深员工明白依从安全工作程序的重要性,升降机承办商亦会购买VR器材,自行培训员工。保养维修 责任重大正参与「升降机及自动梯」课程的学员均表示,VR技术增加培训的真实感,让他们更容易掌握将来的工作,亦有助提高安全意识,以及减少他们实习时可能出现的紧张情况。学员们希望透过培训,学得一门手艺。他们亦明白到,升降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故负责保养维修的工程人员责任重大。我们每天均会使用升降机,政府会继续与业界及培训机构加强合作,利用创新科技,改善学习环境,推广升降机工程安全,并吸引更多年轻专才,加入升降机及自动梯行业。就未来发展,因应「优化升降机资助计划」反应热烈,政府正积极研究为计划注入新资源,令更多有需要的业主受惠。(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车公庙体育馆建筑特色

位于沙田头路,邻近港铁车公庙站及秦石巴士总站,一幢新体育馆-车公庙体育馆于2020年9月17日投入服务。新体育馆设计别具心思,其中建筑师着意打破一般体育馆全室内的布局,以层层透视的形式,把户内、户外空间连繫起来,与周边的景观融合。在提供多样化康体设施外,亦为附近居民提供自然、舒适、可歇脚及休息的地方。布局层层递进 穿梭不同设施车公庙体育馆与一般体育馆不同,布局层层递进,尽量把空间感带进馆内。建筑署高级建筑师梁建航介绍说,馆内以长廊和楼梯贯通,让访客随意穿梭不同楼层、设施、庭园、平台等,同时鼓励用家互动;例如地下的儿童游戏室,便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窗,把前院的景色收入眼帘,另一边的高窗,则可看到室内长廊和其他活动室,三个空间产生视觉上的联繋,予人开阔而明亮的空间感。此外,体育馆的开放式通道,刻意不安装空调,引入阳光之外,亦促进自然通风,达致环保悭电的效果。引入阳光和自然景观体育馆背靠山峦,环境优美。建筑团队善用这自然的优势,采用透明落地玻璃,将室外大自然景观引入室内的不同空间。设计力求通透明亮,景观更开扬,打破香港一般体育馆全室内的布局。梁建航举例说,舞蹈室和多用途室的落地玻璃可看到室外的庭园,庭园背后又有山峦,阳光和自然景观从而被带进室内。此外,建筑团队亦特意在中庭种树,加上玻璃天花引入自然光,营造一个自然和舒适的环境。室内室外 不同物料不同感觉车公庙体育馆是沙田区第七个公共室内体育馆,设施包括多用途主场馆(可用作两个篮球场或两个排球场或八个羽毛球场)、舞蹈室、活动室、乒乓球室、健身室及儿童游戏室。建筑师孙振星说,馆内馆外使用不同的物料来布置,予人截然不同的感觉。主场馆的墙身和地板多用木材和暖色物料,营造较温暖的环境,相反室外多用清水混凝土墙,予人自然而粗犷的感觉。城市中的绿洲车公庙体育馆投入服务以来,馆内设施和公共空间成为附近居民做运动和休憩的好去处。我相信,大家在使用不同设施的同时,一定感受到大楼、绿化园景和周边景观间的自然和舒适,诚如建筑署的同事所言,希望新体育馆成为非一般的体育馆,服务区内居民之余,更成为城市中的绿洲。(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城市创科大挑战】解疑工具与提点101 (大专院校及公开组)

(图片来源:城市创科大挑战网站)希望成为香港下一位创新者?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不论你是学生、僱员、企业家或是普罗市民。「城市创科大挑战」诚邀你提出创新构思,为香港的未来出一分力。如果你勇于为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发掘创新方案,带动城市迈进,「城市创科大挑战」绝对是让你发挥创意和创新能力的理想平台。你是否已经准备就绪,将创意构思实践,协助纾解香港迫切的挑战?请立即行动,登记参加。解疑工具与提点101 不知道从何开始?先观看以下的培训短片及解疑工具与提点101网页,了解一些主要的技巧和知识,为大挑战发挥创意。培训片段可让参赛者进一步了解大挑战的两个议题 —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持社交联繫、设计思维理论、精实画布的工具,帮助大家构思以创新科技出发的设计概念,想像及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踏上您的创科之旅!解疑工具与提点101 (大专院校及公开组)

【城市创科大挑战】解疑工具与提点101 (中学组)

(图片来源:城市创科大挑战网站)希望成为香港下一位创新者?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不论你是学生、僱员、企业家或是普罗市民。「城市创科大挑战」诚邀你提出创新构思,为香港的未来出一分力。如果你勇于为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发掘创新方案,带动城市迈进,「城市创科大挑战」绝对是让你发挥创意和创新能力的理想平台。你是否已经准备就绪,将创意构思实践,协助纾解香港迫切的挑战?请立即行动,登记参加。解疑工具与提点101 不知道从何开始?先观看以下的培训短片及解疑工具与提点101网页,了解一些主要的技巧和知识,为大挑战发挥创意。培训片段可让参赛者进一步了解大挑战的两个议题 —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持社交联繫、设计思维理论、精实画布的工具,帮助大家构思以创新科技出发的设计概念,想像及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踏上您的创科之旅!解疑工具与提点101 (中学组)

你就是香港下一位创新者?

不论大人或小朋友,「城市创科大挑战」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改变香港的未来!因应疫情下的社会新常态,由创新科技署主办,香港科技园公司协办的第一届「城市创科大挑战」以「智创香港新常态」为主题,邀请各界人士运用创意提供智慧方案,应对城市和市民生活上的难题,令香港成为更高效率,更连繫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参赛者可就着比赛的两个议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持社交联繫」,提供创科解决方案。参赛者需要思考如何解决即弃塑胶餐具和家居产生的厨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或处理长者和学童在保持社交距离或远程学习的新生活模式下的身心健康。比赛分为小学组、中学组、大专院校组及公开组。大会将按方案的原创性、独特性及效用、创科的应用,以及对社会的禆益和影响力等方面作出评审。优胜者可获奖金和奖座,其中大学和公开组的优胜者更有机会获大会提供研发资源和培训,以优化其创科方案,以及在特定试点,包括政府部门或公营机构试用。比赛即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接受报名,有关比赛详情及报名方法请浏览官方网站。大会并会举办一连串工作坊、讲座和培训活动,介绍科技和创业知识,亦会涵盖生活化的主题,欢迎报名参与。

智能传感技术 监察树木稳定性

为保障树木健康和公众安全,树木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在风雨季来临前,完成树木风险评估,并采取合适的风险缓减措施。近年,政府陆续展开多项先导计划,研究以科技辅助树木管理工作,提升树木管理的质素和效率。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的同事这里会讲解风雨季前进行的树木检测工作,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副教授黄文声博士,介绍如何应用智能传感技术监测树木的稳定性。风雨季前风险评估根据《树木风险评估及管理安排指引》,各树木管理部门每年须于风雨季前,以专业和有系统的方式,为位于人流及车流较高地点的树木进行风险评估,并按评估结果采取合适的风险缓减措施,如修剪树冠、安装支撑物等。至于危险及难以挽救的树木,需尽快移除,以策安全。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树木管理主任曾国安介绍说,树木检查人员主要从地面检测及评估树木各部分,包括树冠、树叶、树枝、主干、树根和树木附近的环境等。检查人员也会使用辅助工具,如用胶槌敲击树干来评估其结构状况,并以望远镜观察较高的枝干和树叶的生长情况。如有需要,检查人员会攀上树木,从不同角度检测隐藏部分。当发现或怀疑树木有腐烂或其他结构问题,他们会以微钻阻力测试仪或声纳探测仪检查树木内部的结构状况。智能传感技术助树木管理在恶劣天气如暴雨或颱风下,树木难以避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发展局与理大及其他大专院校组成的研究团队,合作进行为期3年的「赛马会智慧城市树木管理计划」,透过智能传感技术及地理资讯系统,大规模监测树木的稳定性,研究从树木的摆动或倾斜状况,评估其倒塌风险,从而加强树木风险管理。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副教授黄文声博士介绍说,传感器会安装在树干的底部,以量度树木倾斜的角度及方向,继而透过网络传输,把数据传送至大学数据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当传感器监测到树干底部的倾斜角度超过临界点时,系统会立即向树木管理部门的指定人员发送提示信号,以及时采取适当的风险缓减措施。大规模监测树木稳定性黄文声博士说,智能传感技术先导计划去年2月展开,初期在元朗大棠进行测试,为设计传感器及监测系统作参考。系统经改良后,研究团队现已在湾仔及九龙东地区安装第二批传感器,以测试在市区网络的传输效果。整个先导计划在港岛及九龙区部分树木及石墙树安装8 000个传感器,分阶段于2019年年底至2020年年初完成,这些树木主要位于行人路边、斜坡、公园等人流及车流较多的地方。树木与我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在香港这个都市化的城市,树木绿化了我们的居住环境。政府会尽努力做好树木风险管理,同时也需要私人物业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做好自己物业范围内的树木护养。(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应用 (渠务署)

「作为渠务署一位资深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推动者,我每天都会思考怎样可以在这个范畴为部门以及社会带来突破性的改善。」渠务署高级项目经理李宗良说道。「我经常鼓励同事主动提出有效、创新的方法及意见,可以令部门持续提升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服务质素文化,灌输「你係得嘅」的观念,务求克服应用新科技及操作可再生能源设施所带来的挑战。」李宗良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小心求证,启发及引导同事付出额外努力和发挥团体精神解决问题。」今日香港拥有一个美丽的海港,市民甚至可以于维港畅泳,亲身体验水质,这些都是渠务署背后努力耕耘的成果。除了排污、防洪之外,渠务署近年更积极发展和应用可再生能源,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加上频繁的经济活动,无可避免会製造大量污水。渠务署每天收集的污水量,达至 280 万立方米,足以注满 1,120 个标准泳池。污水经收集后会运送到污水处理厂净化。运送和处理过程需耗用大量能源。渠务署一直在四间大型二级污水处理厂,透过最新科技将处理污泥期间所产生的生物气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供厂房使用。为更广泛应用可再生能源,渠务署远赴美国、德国及其他地区考察,分享他们的经验及探讨怎样在香港有效开发新一代的可再生能源。渠务署高级项目经理李宗良说:「我们不断地思考,除了做好自己的本分外,我们都希望为环境带来更大的效益。以大埔污水处理厂为例,我们每月需支付百多万元电费,有没有可能做到能源自给自足呢?」既然在处理污泥过程中会产生生物气,渠务署抱着「大胆尝试和小心实践」的精神,研究怎样可以产生更多生物气。终于在2016 年与环境保护署共同推行「厨余及污泥共厌氧消化」试验计划。由于计划首次在香港试行,过程中部门面对不少挑战。渠务署机电工程师张键权说:「外国人的饮食以肉类为主,所以他们的厨余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而香港人的厨余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为了确保这个技术的可行性,我们委託了本地的大学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基因测试,以确保这个技术在香港是可行的。」环境保护署将会为渠务署大埔污水处理厂每日提供最多 50 公吨厨余。经预先处理的厨余会与处理厂的污泥进行共厌氧消化。共厌氧消化操作程序不单可有效利用现有渠务署的基建资源,更带来协同效应,额外产生三成的生物气,同时减低三成的沼渣量,以舒缓堆填区面临饱和的压力。每年亦可为厂房提供一百万度电,即每年可节省约一百万元电费。此外,渠务署亦利用自身优势,在不同的污水处理厂及泵房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小蚝湾污水处理厂装设了超过 4,200 块太阳能光伏板。它的总装置发电容量达 1.1 兆瓦。在 2016 年年尾落成使用时,是全港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渠务署同时亦于该处设立可再生能源资讯中心,提供专业导赏团服务,让公众了解更多有关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及发展资讯。为更广泛采用太阳能发电,渠务署研究于全港污水处理量最大的昂船洲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盖面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不过,沉淀池盖的表面是弧面,难以使用传统的太阳能光伏板。渠务署时任高级机电工程师王莹莹说:「市场上有薄膜式太阳能光伏板。我们在九号沉淀池上进行试验。过程中,虽然出现不同的技术问题,但只要优化设计,我们有信心可以在更多沉淀池盖面安装太阳能板。」渠务署时任副署长麦嘉为说:「渠务署的抱负是为大众提供世界级的污水处理和排水服务。我们本着『以心为心,尽力尽心』的态度去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平均每年生产约 2,700 万度电,占我们总用电量百分之九。根据统计,香港一般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大约是百分之三至四,其实我们已经远超这个数字。但渠务署会继续努力。我们希望在约 2030 年期间成功将大埔污水处理厂打造成一个『零排放』的设施,达到『转废为能』的理想。我深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一定能够达到目标。」(观看更多,请浏览优质公共服务网站)

先进技术修復渠管

香港的地下雨水和污水渠管,长逾4500公里,其中不少位于旧区的管道,使用已超过30年,而尤其是污水管道,长期处于污水产生的腐蚀性气体环境下,亦较易老化和损耗。渠务署陆续为风险偏高的地下渠管进行修復,并采用无需凿开喉坑路面的修渠方法,减轻工程对市民造成的不便。逐步修復老旧渠管严重的耗损会导致渠管塌陷,酿成路陷,影响交通、环境和公众安全。渠务署自2017年起,分阶段为被评定为高风险的渠管,规划全面的勘测及修復工程,制定全港性更换及修復计划。然而,在市区进行排水系统改善工程面对不少挑战。香港人多车多,地底亦铺设各种公用设施,例如煤气喉管、通讯设施、水管等,传统「开坑式」修復技术,难免对交通及居民造成影响。渠务署近年引入崭新的「无开坑式」技术,优点是无需挖掘一整段路面便能更换及修復渠管。只需开出临时竖井渠务署工程管理部工程师陈家贤介绍说,「无开坑式」管道修復工程,只需在个别位置,开出一个临时竖井,以便把新的喉管物料套进旧渠管内,形成新渠管。这种方法需要开挖的地方较小,施工期相对较短,完工后能迅速恢復行车,对公众的影响可以减到最低。目前,因应喉管损毁情况及现场环境,渠务署主要采用3种「无开坑式」技术,分别为原位固化内衬修復技术、螺旋缠绕修復技术及内套喉管法。原位固化内衬修復技术陈家贤说,俗称「套猪肠」的原位固化内衬修復技术,方法是把约10至40毫米厚的聚酯纤维(Polyester)内衬软管套筒,由「进口井」拉进原管道内,再以蒸汽或热水令其澎涨并固化,形成新渠管。此技术适用于干涸渠管。在修復仍有水流的干渠时,便需采用如螺旋缠绕修復技术,即置入一部特殊的缠绕机,以螺旋方式,把以钢加固的聚乙烯(Polyethylene)带状物料卷成喉管形状,在原管道内製成新渠管,另外亦可采用内套喉管法,两种修渠方式均适用于运行中的渠管,无需截流。内套喉管法陈家贤在土瓜湾庇利街工程地盘,介绍正在该处使用的内套喉管法。他说,工程人员在适当的位置建造一个临时竖井,然后把部分旧喉管切割开,待清洗和检查后,把1.5米长的玻璃纤维胶管逐段推入破旧或受损的渠管内,再用水泥灌浆填满新旧管之间的缝隙,形成新渠管。他指出,虽然玻璃纤维胶管看来较薄,但结构强度等同石屎渠管,寿命更长达40至50年。筹划第二阶段工程全港雨水及污水渠修復工程涉及18区,渠务署同事以4个月时间走访各区,咨询各个区议会属下委员会,向持份者解释工程项目详情,希望让工程尽快上马。第一阶段工程已经展开,预计2022年完成。渠务署期望能于2020年开展第二阶段工程,为荃湾、深水埗、油尖旺等6区的雨水及污水渠进行勘测和修復。(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渠务署遥控清淤机械人

香港的雨季,一般是由四月开始,为进一步减低暴雨期间的水浸风险,渠务署今年实施「及时清渠」安排,同时引入新科技,运用一部新式的遥控清淤机械人,清理地下箱形暗渠内的淤泥,加快清渠的效率。防淤泥积聚影响渠道排水香港每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400毫米,为环太平洋地区内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渠务署工程师潘天佑说,雨水经箱形暗渠排出大海,而随雨水冲下的沙石、泥尘,会慢慢在渠内积聚成为淤泥,影响渠道的排水功能,最严重时有机会导致水浸。为避免以上情况,署方会定期检查箱形暗渠,并在有需要时安排清淤工作,确保渠道正常运作。运作与吸尘机相似今年初,渠务署引入一部新式的遥控清淤机械人,在深水埗和荃湾试行为箱形暗渠进行清淤工程,并监测其功能。工作人员首先会利用吊机把机械人吊起,经井口把它送进箱形暗渠内,之后操作员可以在工作室,透过闭路电视和声纳探测,观察渠内的状况,以及遥控操作机械人进行清淤。潘天佑说,机械人约3米长、1.5米阔、1.5米高,运作与吸尘机相似。机械人吸入淤泥后,会透过接驳喉管,将淤泥泵上地面临时淤泥装卸柜。淤泥经脱水后,才会运往堆填区。提升工作安全按传统的清淤方法,工作人员需要进入箱形暗渠内装设及操控清淤装置。由于暗渠属密闭空间,在内工作会面对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传统方法亦需截断暗渠内的水流,让工作人员在没有水流的情况下工作,所以大多局限在旱季进行。相反,遥控清淤机械人可代替潜水工序,免却工作人员进入密闭和淹浸的箱形暗渠,提升安全之余,雨季时亦可进行清淤,加快工程进度并减低成本,清淤的效率亦明显改善。实施「及时清渠」安排另外,渠务署分析了2017至2019年的200多宗水浸个案,发现当中超过6成是因渠道进水口被垃圾、枯叶或其他经地面冲下的杂物阻塞所致。今年,署方会实施「及时清渠」安排,在预测有暴雨来临前,调配人手巡查全港约200个容易受垃圾或枯叶等阻塞的渠道位置,若发现淤塞,会立刻安排清理。而在大雨过后及即将除下颱风信号时,亦会派员巡视及清理主要雨水排放系统进水口及河道,避免阻塞,为下次大雨做好准备。兴建更多地下蓄洪池除加强针对暴雨前后的应对管理措施,渠务署亦继续推进防洪策略,当中包括兴建更多地下蓄洪计划,在暴雨期间收集及暂存过量的雨水,减低下游排水管道的负荷,以纾缓水浸风险。目前规划中的包括6个位置,分别位于石硖尾公园、大坑东游乐场(延伸部分)、尖沙咀市政局百週年纪念公园、观塘秀雅道游乐场、观塘码头广场,以及海滨道公园。(短片由发展局提供)

非一般创新训练 (机电工程署)

为支援各部门实践有关政策,机电工程署的训练组率先以创科为主轴进行培训,并优化「技术员训练计划」,培育具国际视野的年轻专业团队,为机电业注入生力军,以配合政府建造智慧型城市及发展创科的施政方针。利用创科提升培训成效署方用四个月时间,将总部内一个工场改建为全新数码化的「互动学习中心」,利用全息影像及三维投影技术,将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巨细无遗地呈现在学员面前,协助他们清晰了解设备结构,提升培训效率。另外,部门度身设计不同的虚拟实境培训设施,提升培训的弹性、安全性和覆盖面,亦大幅减少实物消耗,达到环保的效果。与业界共同培训人才为解决机电技术人员老年化及人手不足的问题,署方决定优化「技术员训练计划」,每年增加100个学额,培育更多年轻学员,以应付数码化发展的需要。部门又与业界合作,安排学员到私营机构进行实习。他们的表现备受业界肯定。此举不但让学员增加工作经验,而且有助解决机构人手不足的问题,一举两得。透过培训扩阔国际视野为了提升学员的技能水平,促进香港和广州青年学习交流,部门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机电人才发展合作备忘录》,为两地培训机电人才,整体提升技能。为扩阔学员的国际视野,署方鼓励他们参加两年一度的「世界技能大赛」。两位参与电气安装及空调製冷项目的学员成功在香港选拔赛中胜出,代表香港参加2019年8月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在专家教练的指导下,二人均在比赛中获得优异奖,为港增光,亦证明香港机电人员的技术已达世界级水平。(观看更多,请浏览优质公共服务网站)

以资讯科技优化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署)

法律援助署(法援署)抱着以客为本的服务精神,致力提供优质的法援服务。为提升服务效率,迅速回应顾客的需要,署方利用最新的资讯科技,发展网上服务,使法援工作与时并进。服务一:善用二维码法援署印製的《怎样计算你的财务资源及分担费》小册子列举了多个计算例子,但由于法援计划的个人豁免额及财务资格限额会定期调整,即使不断更新小册子,有关例子亦会很快过时,不再适用,造成资源浪费。因此署方在小册子内加入二维码,让市民可透过二维码从部门网页下载最新的计算例子。署方只需把已更新的例子上载至网页,而无需重新印製小册子。此措施既环保又可节省每年印刷开支,职员的工作量亦因而减轻。服务二:推出手机版经济审查程式由于评核申请人的经济状况时需要考虑多项因素,署方早在2008年12月推出网上经济审查计算程式,协助市民评估本身的经济状况是否符合申请资格。其后,更推出手机版的计算程式,方便市民随时随地使用。服务三:以即时翻译系统提升服务部分族裔人士不懂英语或粤语,在申请法援时或会遇到困难,而传译员又供不应求。因此,法援署设计了一套即时翻译系统,让这类申请人可听到及看到以多种族裔语言显示的问题。该系统亦加入了网上的翻译程式,将申请人以母语所作的回答转换成英语,职员亦因此可向他们提供适切的资料,协助他们申请法援。(观看更多,请浏览优质公共服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