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創業青年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搜尋結果: 28

康文署提供的獨木舟訓練課程

獨木舟是一種老少咸宜的水上活動,裝備簡單,只需槳、救生/助浮衣及你的參與,稍經指導便可體會划舟的樂趣。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轄下的水上活動中心備有不同類型的獨木舟,包括單人獨木舟、雙人獨木舟、救生獨木舟、海上旅程獨木舟、多用途獨木舟、K-1賽艇,配合多樣化的課程,加上經驗豐富的導師,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箇中高手,必定可選到合適的課程。 以下是一些訓練課程例子: 初級  獨木舟一星章訓練(一天課程)專為初學者而設,讓你在平靜的水面學習基本划舟技術,包括哨子訊號的認識、個人裝備、如何穿著救生/助浮衣、集合成艇排及翻艇後的適當處理方法。完成課程後,你可繼續參加獨木舟二星章訓練。 中級  獨木舟中級金章訓練(技術及旅程)(兩天課程)這是中級訓練的最後一個課程,教授中級金章的技術及理論,內容包括搖櫓式橫划及平衡、垂手式壓水急轉、地圖及指南針的認識,當中會有一次15公里的旅程。學員完成二天訓練課程後,可獲發中級金章出席證書,出席證書持有人可直接向總會或註冊屬會申請為期一天的「獨木舟中級證書」考試:包括技術試及筆試,通過考試者,方可向總會申請「獨木舟中級證書」。 高級  高級獨木舟救生員訓練(技術)(三天課程)此為一全面性的獨木舟救生課程,使學員擁有足夠救生知識、能力及技術以應付各類水上活動的突發意外。內容包括搜索技巧、各種意外事件的處理、全翻滾、連艇泳法、單槳划行、各種拖救方法及急救知識等。為參加高級獨木舟救生員證書考試作準備。有關獨木舟的訓練課程詳情,請瀏覽康文署網頁。並請於報名前瀏覽有關課程的參加資格。 >>按此搜尋康文署獨木舟訓練課程獨木舟海上旅程活動康文署轄下各水上活動中心特別為喜愛大自然的人士舉辦獨木舟海上旅程活動。參加者不但可鍛鍊體能,培養自信,更可在策劃海上旅程中,發揮個人潛能及培養團隊精神,透過不同主題的海上旅程,自行操控獨木舟,近距離欣賞自然美景,並到人煙稀少的島嶼,領略大自然的奧妙。考取了特定認可證書或獨木舟三星章*,便可參加由康文署舉辦的獨木舟海上旅程活動,例如海灘尋幽探秘之旅、西貢紅樹林之旅、大潭港生態之旅、船灣海生態之旅、尋找珊瑚之旅、尋找海蝕洞之旅、石澳賞浪觀岩之旅、探索大潭灣之旅、探索船灣海之旅。有關活動的詳情請瀏覽康文署網頁。*康文署轄下各水上活動中心會為未有獲取獨木舟資歷人士(能穿著衣服游泳50米人士),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獨木舟的基礎訓練課程(即一至三星章)及設計合適的海上旅程活動。詳情請致電各水上活動中心查詢。

康文署推出全新智能康體服務預訂資訊系統

全新智能康體服務預訂資訊系統(SmartPLAY)即將面世!今年7月3日開始,市民可登記個人帳戶,以便日後透過SmartPLAY網頁或流動應用程式,隨時隨地登記個人帳戶、搜尋及預訂康體設施,或報名參加康體活動。所有人士(包括現有Leisure Link用戶) 都必須預先登記及完成身分認證成為SmartPLAY用戶才可以使用新系統。 新系統將分階段推出,10月或之前正式供市民使用,屆時市民可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各區康樂事務辦事處、體育館、游泳池、運動場、度假營、水上活動中心等約240個康樂場地使用智能自助服務站,醒目亮眼的設計加上貼心易用的服務為市民帶來全新面貌和體驗。 詳情請參閱康文+++Facebook 公告及新聞公告。

康文署的「城市運動」項目活動

為進一步推廣奧運會及青年奧運會引入的「城市運動」項目,並鼓勵市民多參與體育運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將舉辦一系列「城市運動」項目活動,包括三人籃球、霹靂舞、五人足球、滑板及運動攀登,當中部分活動更以青少年為對象,鼓勵更多青少年參與其中,發掘其運動潛能。 想參加「城市運動」項目?即刻向下滑了解更多! 「城市運動」項目活動時間表 三人籃球 霹靂舞 五人足球 滑板 運動攀登   報名方式及手續各活動報名方式不盡相同,詳情請留意標注於活動項目的報名代號及報名須知。 報名須知   場地搜尋除了舉辦以上活動,康文署現時提供14個室內及戶外運動攀登設施、8個滑板場、5個極限運動場、超過120個五人足球場、500多個籃球場及超過190間舞蹈室/多用途活動室,可供進行城市運動項目。 搜尋可供進行城市運動項目的相關設施地點   康文署寓樂頻道 運動教室三人籃球 滾軸運動 運動攀登 青少免費推廣同樂活動為鼓勵更多青少年參與其中,康文署會陸續推出一系列以個別「城市運動」為主題及特別適合青少年參與的免費推廣同樂活動,例如青少年滑板同樂日、青少年霹靂舞同樂日和青少年三人籃球同樂日。屆時相關體育總會將派出合資格的教練作運動示範及教授參加者基本技術,而參加者亦可在場參與同樂活動,體驗「城市運動」的樂趣,及發掘他們的運動潛能。敬請留意! 按此瀏覽康文署的城市運動專題網頁。    

2023賞花攻略

1) 昂坪賞櫻本地賞櫻成為新趨勢,每年約十二月底至三月底,昂坪不同種類的櫻花陸續開放。昂坪的櫻花在這四年間茁壯成長,在適應期後會慢慢開花,成為香港其中一個賞櫻點,亦慢慢發展出大嶼山花季旅遊,讓愛花人士和遊人來觀看繁花盛放的美景,享受悠然自得的旅程。即使是到鳳凰山看日出、到昂坪市集享受天倫樂、抑或到天壇大佛參拜,也可途經昂坪村及昂坪奇趣徑賞花。 更多關於昂坪賞櫻詳情,請瀏覽:https://www.cedd.gov.hk/tc/topics-in-focus/index-id-28.html 2) 賞花好去處一年四季靚花處處有,抬頭一看,窗外一望,總有一朵在左近!(以下是香港賞花地圖,慢慢找找看)  更多關於賞花好去處詳情,請瀏覽:https://www.lcsd.gov.hk/tc/green/blossoms.html。 3) 香港花卉展覽2023 香港花卉展覽2023已於2023年3月10日至19日在香港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順利舉行。今屆花展以花形嬌美獨特的繡球花為主題花,並以「繡麗綻放、幸福滿載」為主題。繡球花素來深受花迷喜愛,其碩大花朵在綻放時絢麗多姿,色彩鮮明,引人注目,讓花展會場洋溢幸福浪漫的氛圍,令遊人樂而忘返。更多關於香港花卉展覽2023相關資訊,請瀏覽:https://www.hkflowershow.hk/tc/hkfs/2023/index.html 4) 「康文+++」賞花速遞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每星期會在「康文+++」社交專頁上介紹花卉及植物。 更多關於康文賞花速遞詳情,請瀏覽:https://www.fa.gov.hk/zh/videos.html 5) 【康文署寓樂頻道 - 101入門教室】賞花101 更多關於「賞花101」,請瀏覽:https://www.lcsd.gov.hk/edutainment/tc/academy/page_75.html6) 【發展局網頁 - 百花盛放】發展局在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網頁上介紹一月至十二月本港花卉及植物檔案。 更多關於發展局 - 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網頁內「百花盛放」一欄,請瀏覽:https://www.greening.gov.hk/tc/resource-centre/plant-species-knowledge/flower-in-bloom/index.html7) 【發展局網頁 – 園境閣 - 主題種植】發展局在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網頁上介紹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在哪些地區有哪些時令植物及花卉可供市民欣賞。更多關於發展局 - 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網頁內「園境閣 - 主題種植」一欄,請瀏覽:https://www.greening.gov.hk/tc/greening-landscape/landscape-corner/index.html

【康文人說】城市綠化魔術手

大家平日行街或行山一定會見到馬路、河道等地方的花、草、樹和植物。有沒有發現,香港越來越多綠色植物呢?因為康文署樹木組的同事會照顧珍貴的古樹及各類植物,令市民可以置身於綠色環境之中,讓身心更健康。今集《康文人說》短片的主角是城市綠化的魔術手 — 新界西樹木組高級康樂助理員馮大煒David,他會跟大家分享如何利用符合國際標準的「目測法」並加上輔助工具檢測古樹。另外透過樹木規劃,如何閱讀香港的城市特色呢?一齊看看短片介紹。

【康文人說】大會堂前線工作大揭秘

去音樂會或演唱會我們第一個見到的並不是演出的藝人,而是場地前線工作人員呀。他們服務觀眾做得好,自然也提升觀眾的觀賞體驗。在香港大會堂負責管理帶位員的康文署同事陳嘉琛,就會使出他超過13年的功力,為大家公開大會堂演出的絕密資訊,包括你和我都最想知答案的問題:哪個位置看演出是最好的?有沒有見過名人來做觀眾?帶位員的工作是怎樣的呢?立即看短片介紹吧。

【非遺系列】大澳端午龍舟遊涌360°影片

非物質文化遺產影片製作計劃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於2019年合辦「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影片製作計劃」,同學透過深化課程製作7套介紹本地非遺的360度虛擬實境影片及紀錄短片,在導師們的悉心指導下,近距離接觸本地非遺,趁機與傳承人直接交流,從而加深對各個非遺項目的認識,親手以影像詳細紀錄活動進行的過程。快來欣賞他們的作品! 大澳端午龍舟遊涌 每年端午節,大澳三個傳統漁業行會,即扒艇行、鮮魚行和合心堂,均舉辦傳統「龍舟遊涌」宗教活動。三個行會成員於農曆五月初四早上划著龍舟、拖著神艇,到大澳四間廟宇「接神」,請出代表楊侯、天后、關帝、洪聖的小神像,接返各行會供奉祭祀,並於翌日端午節進行遊神活動。儀式活動過後,當天下午會把小神像送返各廟宇。這項獨特的祭祀活動已傳承了超過一百年。大澳端午龍舟遊涌於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欲了解更多關於大澳端午龍舟遊涌,請瀏覽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網頁。

香港動植物公園 動物飼養員的二三事

香港動植物公園是本港歷史最悠久、最受歡迎的公園,相信大家細細個學校旅行,或者假日與小朋友的親子時光,有不少都在動植物公園度過。香港動植物公園景色優雅,飼養很多不同種類的動物及雀鳥,全賴動物飼養員的細心照料,牠們才可以健康成長!除了黃盔犀鳥與白面僧面猴,園內亦有不少明星動物深受遊人歡迎,如體形龐大的白鵜鶘、可愛靈活的亞洲小爪水獺、色澤鮮明的美洲紅鸛等。現在看看以下短片,了解一下公園兩位動物飼養員華姐和Vincent的窩心分享!

【升呢!】行山路徑好介紹 (難度級別: 2星至3星★★★)

又踏入行山遠足的好季節,想一親大自然而又想行一些不太易也不太難屬於中間難度的行山徑?以下是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樂行」網站推介的「二星至三星」難度的行山徑,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行山樂」網站介紹的「普通難行」路線,做好準備就約定家人朋友選一個來試試吧! (★=易行 | ★★=普通 | ★★★=費力 | ★★★★=難行 | ★★★★★=非常難行)     *請選擇>>> 港島區 新界北區 新界西區 新界中區 西貢區 大嶼山區 港島徑(第一段) 山頂至薄扶林水塘 (難度級別: ★★)要數香港最經典的風景,非從太平山頂俯瞰的維多利亞港莫屬。除了明信片常見的涼亭景致,山徑起步處的盧吉道視野更廣闊開揚⋯⋯查看更多港島徑(第二段) 薄扶林水塘至貝璐道 (難度級別: ★★)港島徑第二站從香港第一座儲水庫薄扶林水塘起步,水庫於1863年竣工,並在14年後完成擴建工程以應付港島居民需要⋯⋯查看更多 港島徑(第三段) 貝璐道至灣仔峽 (難度級別: ★★)香港不少道路都記載了這個地方的歷史,山徑起點的貝璐道就以殖民時代第18任港督命名。港島徑第三段以奇力山流出薑花澗為起點⋯⋯查看更多港島徑(第四段) 灣仔峽至黃泥涌峽 (難度級別: ★★)香港的山林除了是一本植物百科全書,也是一本歷史故事書。港島徑第四段由第17任港督金文泰爵士夫人命名的金夫人馳馬徑作起點⋯⋯查看更多港島徑(第六段) 柏架山道至大潭道 (難度級別: ★★)港島徑第六段的起點位於海拔300多米高的大風坳,沿著柏架山道走,多得生長在兩旁的高大樹木,巨大的樹冠伸延至行道上⋯⋯查看更多港島徑(第七段) 大潭道至土地灣 (難度級別: ★★)港島徑第七段幾乎是港島徑全程中最容易走的一段。開段大樹處處,但在這段路上走了一會兒後,景觀卻是愈來愈開揚⋯⋯查看更多康柏郊遊徑 (難度級別: ★★)康柏郊遊徑毗鄰鰂魚涌及太古城一帶,沿路除可欣賞附近山脈的翠綠美景、鳥語花香外,亦不難發現奇石處處⋯⋯查看更多爐峰自然步道(西高山段) (難度級別: ★★)傳說古代有一紅香爐漂流至香港島,先民認為是天后顯靈,把海灣稱作「紅香爐港」,島上最高峰太平山則稱為「爐峰」⋯⋯查看更多爐峰自然步道(松林砲台段) (難度級別: ★★)傳說古代有一紅香爐漂流至香港島,先民認為是天后顯靈,把海灣稱作「紅香爐港」,島上最高峰太平山則稱為「爐峰」⋯⋯查看更多砵甸乍山郊遊徑 (難度級別: ★★)想找一段交通方便的入門郊遊徑,起點距離柴灣市中心不遠的砵甸乍山是好選擇。從石澳馬塘坳起步,走過引水道一段後景色立刻變得開揚⋯⋯查看更多 「石澳大浪湧西灣」 (難度級別: ★★★)由石澳山仔登大頭洲賞浪,過情人橋,近觀石澳鄉村俱樂部及高爾夫球場,沿車路往大浪灣賞古石刻,然後登砵甸乍山,經哥連臣角道往下行抵小西灣海濱花園⋯⋯查看更多 「深淺兩塘皆宜趣」 (難度級別: ★★★)沿金督馳馬徑暢遊黃泥涌水塘花園,經紫羅蘭山徑直達淺水灣坳,沿途飽覽深水灣、淺水灣風光,然後經迂迴山徑出大潭篤水塘,訪百年歷史的英式石砌拱橋⋯⋯查看更多 「夫人馳馬上下塘」 (難度級別: ★★★)港島南區山明水秀,香港仔上水塘及下水塘一帶風景尤其優美,金夫人馳馬徑蜿蜒其間,是大戰時期的軍事要點,沿引水道及山腰小徑行,經上水塘及下水塘沿山徑入貝璐道⋯⋯查看更多 「三峽連走會金督」 (難度級別: ★★★)由灣仔峽起步,沿中峽道前行,至盡頭接山徑至中峽,再沿布力徑東行到黃泥涌峽,取道金督馳馬徑,經金督園往畢拉山道⋯⋯查看更多 「寶馬奔馳大潭篤」 (難度級別: ★★★)由寶馬山道遊樂場出發,經聖貞德中學左邊梯後的小徑上金督馳馬徑至大風坳,續遊大潭水塘,沿途細賞美麗景色及百年歷史的英式石砌拱橋⋯⋯查看更多 港島徑(第五段) 黃泥涌峽至柏架山道 (難度級別: ★★★)山徑起點為黃泥涌水塘,竣工於1899年,為1894年瘟疫後改善食水衛生的措施之一。水庫最初是作為大潭水塘群以外的輔助水源⋯⋯查看更多 港島徑(第八段) 土地灣至大浪灣 (難度級別: ★★★)香港島四面環海,從高處遠眺,海岸線盡收眼簾。港島徑第八段是港島徑各段中最長的一段,當中所覆蓋的龍脊曾獲外國雜誌選為「亞洲最佳市區遠足徑」⋯⋯查看更多 大潭郊遊徑 (難度級別: ★★★)走在大潭郊遊徑,不但能享受到遠離塵囂的郊遊樂,還可以一窺香港的歷史⋯⋯查看更多 衛奕信徑(第一段) 赤柱峽道至黃泥涌水塘 (難度級別: ★★★)衛奕信徑中有數之不盡的爬坡,絕不能少看它的難度。第一段起步不久,立即要跨越孖崗山過千級的石階,分別登上海拔386米及363米的南崗山與北崗山⋯⋯查看更多 衛奕信徑(第二段) 黃泥涌水塘至藍田 (難度級別: ★★★)山徑從陽明山莊起步,旁邊的黃泥涌水塘於1899年落成,是香港六個戰前水塘之一。之後可慢慢遠離南區的恬靜悠閒,穿梭港島東的峰群之中⋯⋯查看更多 (回頁頂) 平洲環島郊遊徑 (難度級別: ★★)這個香港最東北面的小島由沉積岩組成,毫不吝嗇地展露古老的地球骨骼,像一座地質博物館⋯⋯查看更多大埔滘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想探索森羅萬象的樹林,你絕不能錯過大埔滘自然教育徑!山徑位處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內,有逾百種樹木生長⋯⋯查看更多烏蛟騰郊遊徑 (難度級別: ★★)華人篤信風水命理,相傳烏蛟騰原名「烏龜田」,因烏龜帶貶義,新界村民便以「蛟」代「龜」,取「騰蛟起鳳」的好兆頭⋯⋯查看更多八仙嶺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八仙嶺作為新界東北的重要山脈,無論是歷史價值還是觀賞價值,都是吸引遊人前往的原因之一⋯⋯查看更多吉澳文化徑 (難度級別: ★★)吉澳由猛烈的火山爆發形成,受風化侵蝕而成的「和尚觀海」和「雞公頭」,都是極生動的地貌風景⋯⋯查看更多鶴藪郊遊徑 (難度級別: ★★)原產學斗白菜的鶴藪有不少農舍和農莊,適合一家大小周末出遊感受香港少有的田園風光。鶴藪郊遊徑入口是一片井然有序的人工植林區⋯⋯查看更多 「苗三石澗烏蛟騰」 (難度級別: ★★★)訪新界東北烏蛟騰羣村,細賞吊燈籠山,下犁頭石古道,玩味三椏灣及三椏涌的山光水色,在三椏村品嚐客家小吃,臨苗三石澗賞泉,再踏古意盎然的苗三石砌古道⋯⋯查看更多 「萬里長城打咚咚」 (難度級別: ★★★)由上水虎地坳走過形似「萬里長城」的華山,登臨大嶺「祈雨碑」,細讀清朝道光年間古碑,遠眺新圍大嶺靶場一帶景色,最後抵達禾徑山打咚咚石⋯⋯查看更多 「鶴藪沙羅鳳園遊」 (難度級別: ★★★)沿鶴藪道經鶴藪營地暢遊鶴藪水塘,經古道往張屋,遊沙羅洞谷,往下沿混凝土車路或經鳳園出汀角路。部分路段為石砌古道,古意盎然⋯⋯查看更多 印洲塘郊遊徑 (難度級別: ★★★)有人說,香港歷史就是一部遷徙史,客家文化更佔了重要的一頁。位於船灣郊野公園東北海岸的荔枝窩就有一條超過400年歷史且保存完好的客家圍村⋯⋯查看更多 流水響郊遊徑 (難度級別: ★★★)流水響,名副其實有聲有畫。起點流水響水塘被山野一族稱為「森林中的天空之鏡」,早上飄起如仙境的晨霧⋯⋯查看更多 南涌郊遊徑 (難度級別: ★★★)靠近東北邊境地區的南涌,並非高山急流的絕景山徑,反而保留了紅樹林、淡水沼澤等濕地風景,在荒廢的魚塘與農田中找到昔日山村水鄉的老香港⋯⋯查看更多 (回頁頂) 麥理浩徑(第九段) 荃錦公路至田夫仔 (難度級別: ★★)山徑起步不久便有一開揚的觀景地點,南面能盡覽荃灣及昂船洲大橋景色,北面則有被樹林包圍的河背水塘⋯⋯查看更多虎地郊遊徑 (難度級別: ★★)香港不少地區歷史淹沒在城市高樓之下,只能憑地名猜想一二,屯門虎地相傳有老虎出沒,可惜至今已難以考證⋯⋯查看更多 甲龍古道郊遊徑 (難度級別: ★★)甲龍古道因甲龍村得名,是香港其中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據說甲龍村已有200多年歷史,目前只餘兩戶居民,古道連接甲龍和荃錦坳⋯⋯查看更多大棠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每到冬天,大棠楓香林即換上一片澄紅,要說是香港追楓熱潮始祖也不為過。大棠自然教育徑在楓香林不遠處,雖然沒有一整排的楓香樹,山徑內依然不時看到紅葉蹤影⋯⋯查看更多 「遠足研習採芙蓉」 (難度級別: ★★★)先遊大帽山遠足研習徑再進入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然後往下行到川龍村考察西洋菜地,繞行帽南幽徑,經芙蓉山竹林禪院,訪「四面佛」後出荃灣⋯⋯查看更多 「馬鞍千島尋圓墩」 (難度級別: ★★★)大欖郊野公園是熱門的郊遊地點,以景色優美的植林區和大欖涌水塘聞名。郊野公園內郊遊路徑縱橫交錯,已命名的郊遊路線有12條之多,是全港郊野公園之冠⋯⋯查看更多 「大棠楓香飄河背」 (難度級別: ★★★)遊大棠楓香林,該處林蔭夾道,令遊人仿如置身歐陸庭園。冬日時分,滿山紅葉,是香港觀賞紅葉勝地。續遊吉慶橋,經林道及小徑右降河背水塘⋯⋯查看更多 龍門郊遊徑 (難度級別: ★★★)第一站由「吃」開始,因為在起點川龍村享用早茶已成為這條遠足路徑的「起步儀式」。這條客家村落位於大帽山山腰⋯⋯查看更多 大欖涌郊遊徑 (難度級別: ★★★)要全方位欣賞元朗美景,最好的方法就是上山。大欖涌郊遊徑起點位於大欖隧道附近的馬鞍崗⋯⋯查看更多 大欖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這條是本地郊野公園內最長的自然教育徑,有不少上落起伏的路段,適合具有一定體能和遠足經驗的人前往⋯⋯查看更多 圓墩郊遊徑 (難度級別: ★★★)客家人是香港原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走在圓墩郊遊徑,可跟客家文化打個照面⋯⋯查看更多   (回頁頂) 馬鞍山郊遊徑 (難度級別: ★★)馬鞍山的花崗岩下,蘊藏了磁鐵礦和赤鐵礦,當地在1906年已有開採鐵礦的記錄,直至1976年結束採掘,只要用磁鐵一吸,不少地方還能吸起磁鐵礦砂⋯⋯查看更多 麥理浩徑(第六段) 大埔公路至城門 (難度級別: ★★)第六段是麥理浩徑路程最短、最易走的一段,因此頗受行山初哥歡迎。從大埔公路出發,經九龍水塘至城門水塘⋯⋯查看更多 衛奕信徑(第五段) 沙田坳至大埔公路 (難度級別: ★★)此段輕鬆易走,加上沿途可以欣賞到大部分沙田、大圍、吐露港及遠至是馬鞍山的景色,對於遠足初哥或帶小朋友遠足的朋友而言,這段路是不錯的選擇⋯⋯查看更多衛奕信徑(第六段) 大埔公路至城門水塘 (難度級別: ★★)這段路先後途經兩個水塘,包括九龍水塘及城門水塘,湛藍水色與周邊翠綠蔥鬱的茂林互相映照,令人戀戀不捨⋯⋯查看更多 「城門雙林尋萬佛」 (難度級別: ★★★)城門郊野公園位於大帽山東南面,山徑縱橫交錯,風景秀麗。當中羣山環抱的城門水塘、塘畔小徑、大城石澗、白千層樹林及標本林,都是郊遊好去處。沿水塘林道過針草坳,經道風山往沙田⋯⋯查看更多 「馬鞍山下過昂平」 (難度級別: ★★★)由馬鞍山郊野公園管理站出發,沿馬鞍山郊遊徑登昂平營地觀景台,經茅坪往下行到富安花園。全程有上坡路及下坡路各一段,均屬易行的山徑及車路⋯⋯查看更多 「打瀉油坳出涌口」 (難度級別: ★★★)由沙田黃泥頭出發,緩登石芽背,沿山徑繞過黃牛山及水牛山,穿越打瀉油坳,抵白沙灣。山徑略為崎嶇⋯⋯查看更多 「春風亭北望沙頭」 (難度級別: ★★★)由船灣郊野公園大美督管理站起步到春風亭,仰望馬騮崖及仙姑峯,沿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前行,眺望船灣淡水湖,經橫山腳下村及上村,到達區內最具特色的上黃肚丘陵⋯⋯查看更多 「女婆尋梅到北港」 (難度級別: ★★★)從沙田黃泥頭出發,途經女婆坳,踏古徑到梅子林村,沿石砌古道登茅坪(五鄉聯達),翠綠草坪上的涼亭原為五鄉聯達學校遺址,回程順古道而下至西貢北港⋯⋯查看更多 「松仔尋鉛訪碗窰」 (難度級別: ★★★)由松仔園經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抵鉛鑛坳,再沿清幽山徑直下碗窰,參觀歷史古蹟-樊仙宮。路程頗長,大部分為限制使用通道⋯⋯查看更多 「獅山龍坳築鷹巢」 (難度級別: ★★★)由沙田女童軍總會博康營地及水泉澳邨之間的路徑登沙田坳,經雞胸山、獅子山北山腰、九龍坳、筆架山、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出大埔公路⋯⋯查看更多 「獼猴碉堡摘菠蘿」 (難度級別: ★★★)路線由九龍水塘出發沿金山路北行,依指示繼續沿麥理浩徑第六段向右上石級路,沿山徑緩緩上行,途中近見山下大廈林立,亦可遠眺大帽山一帶山嶺⋯⋯查看更多 「降下逐鹿出雞谷」 (難度級別: ★★★)從新娘潭路降下坳出發,走過亞媽笏、分水凹,在坳上細賞古碑,沿古道往下走,尋谷埔古榕,欣賞海濱風光後經雞谷樹下到鹿頸⋯⋯查看更多 麥理浩徑(第五段) 大老山至大埔公路 (難度級別: ★★★)麥理浩徑跨越多個山頭,第五段是與市區最接近的一段,亦是較易走的一段,路上還有機會看到不少二戰遺跡如戰壕與地洞⋯⋯查看更多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至鉛鑛坳 (難度級別: ★★★)城門水塘建成於1937年,其主壩、鐵橋、水掣房和鐘形溢流口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也是最受香港人歡迎的郊遊地點之一⋯⋯查看更多 戰地遺跡徑(獅子山及馬鞍山) (難度級別: ★★★)約80多年前,香港經歷了一場保衛戰。二次世界大戰前,當時英軍為了抵禦敵軍,在1930年代,由西貢牛尾海沿着分隔九龍和新界的九龍群山⋯⋯查看更多 衛奕信徑(第四段) 井欄樹至沙田坳 (難度級別: ★★★)要看香港萬家燈火的美景,港島太平山一帶固然是理想位置,原來走入衛奕信徑第四段,也可以從東山涼亭上欣賞到華燈初上的日落美景⋯⋯查看更多 衛奕信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至元墩下 (難度級別: ★★★)香港的水塘既融合湖光山色,又不受海岸浪潮威脅,一直以來都是大眾周末出遊的理想地點⋯⋯查看更多 (回頁頂) 嶂上郊遊徑 (難度級別: ★★)嶂上是罕見位於高原的濕地,以「嶂」為名,其實是取「障」之義,意指被層巒疊嶂的高山圍繞,形成嶂上獨特的高原濕地美景⋯⋯查看更多萬宜地質步道 (難度級別: ★★)要看地質奇景,不一定要到偏遠的離島,離西貢市中心約40分鐘車程的萬宜水庫東壩便收藏了世界級的壯麗地貌景觀⋯⋯查看更多龍蝦灣郊遊徑 (難度級別: ★★)龍蝦灣郊遊徑的周邊遊樂設施亦非常充足,起點的大坑墩公園有燒烤場和小食亭,不遠處還有風箏場,最適合忙碌的都市人和遠足初哥試走⋯⋯查看更多上窰郊遊徑 (難度級別: ★★)郊遊徑連接北潭涌自然教育徑,起點附近有由過百年客家村舍改建的上窰民俗文物館及用來將珊瑚燒煉成石灰的灰窰,從中可了解西貢原居民的生活⋯⋯查看更多大灘郊遊徑 (難度級別: ★★)香港三面環海,海岸線清晰而優美,沿著大灘郊遊徑走,可欣賞到西貢獨特、多變的海岸風光。大灘郊遊徑主要以大石建成,郊遊徑上既有林蔭山道⋯⋯查看更多 「水浪榕北訪鯽魚」 (難度級別: ★★★)從水浪窩出發,沿海旁經引水道往榕樹澳方向,企嶺下海一帶風光盡收眼底。接著經榕北走廊沿小徑往上行,到達北潭後,再經過基督教得生團契的農地及村屋往終點北潭涌⋯⋯查看更多 「北潭穿林出大網」 (難度級別: ★★★)沿北潭涌家樂徑往北潭,經榕北走廊接麥理浩徑第三段,經雷打石至石坑出大網仔。全程多樹蔭,可靜聽鳥聲蟲鳴;穿過樹林,可近觀雞公山及雷打石,遠觀則有船灣淡水湖及八仙嶺⋯⋯查看更多 「東海大嶺捉龍蝦」 (難度級別: ★★★)沿龍蝦灣路湛山寺行,觀賞龍蝦灣古石刻,接着登大嶺峒(291米),俯瞰「東海」(西貢海)景色,往下行到大坑墩旅遊勝地,欣賞風箏漫天飛舞⋯⋯查看更多 「魚翁田下賞刻石」 (難度級別: ★★★)沿大坳門緩登釣魚翁,再沿郊遊徑攀海拔273米的田下山,細賞佛堂門地勢和東龍島古蹟地貌,再觀「大廟」及「大廟灣刻石」⋯⋯查看更多 釣魚翁郊遊徑 (難度級別: ★★★)位處海拔344米的釣魚翁是清水灣半島上的最高峰,其外觀尖削,與西貢東郊野公園的蚺蛇尖及睇魚岩並列,被山友譽為「西貢三尖」⋯⋯查看更多 鹿湖郊遊徑 (難度級別: ★★★)夏天一到,就想起近水的山徑,鹿湖郊遊徑除了能一覽南面萬宜水庫全貌和東面大浪灣,更途經被山友譽為香港九大石澗的雙鹿石澗,讓眼睛涼快一下⋯⋯查看更多 麥理浩徑(第一段) 北潭涌至浪茄 (難度級別: ★★★)不少人都羡慕其他國家有清澈如鏡的湛藍海灘,但其實西貢也有一個「玻璃水庫」等著大家!北潭涌至浪茄的路段雖然頗長,但坡度平緩⋯⋯查看更多 北潭涌至標尖角遠足徑 (難度級別: ★★★)北潭涌至萬宜水庫東壩的路段雖然頗長,但坡度平緩,可謂相當舒適的開段。此段風光一定是湛藍清澈的萬宜水庫稱霸⋯⋯查看更多 衛奕信徑(第三段) 藍田至井欄樹 (難度級別: ★★★)衛奕信徑橫跨港九新界,第三段與第二段隔了一個維多利亞港,作為九龍部分的起點,這一段經過多個戰時遺蹟⋯⋯查看更多 (回頁頂) 鳳凰徑(第四段) 昂坪至深屈道 (難度級別: ★★)第四段由昂坪出發,起點不遠處可看到由38支巨型木柱排成無限符號的「心經簡林」,柱上刻有由著名國學家饒宗頤教授親筆題寫的《心經》⋯⋯查看更多鳳凰徑(第六段) 萬丈布至大澳 (難度級別: ★★)大澳水鄉有「香港威尼斯」的美譽,位於珠江河口,是香港不少漁民的基地。根據關帝廟內的碑文記載,大澳早年的漁船有三類⋯⋯查看更多鳳凰徑(第八段) 狗嶺涌至石壁水塘 (難度級別: ★★)起點為風景優美的狗嶺涌營地,狗嶺涌東面山丘的觀景台可遠眺香港最西南面水域的景色,附近亦有一逾百年歷史的嶼南界碑⋯⋯查看更多鳳凰徑(第九段) 石壁水塘至水口 (難度級別: ★★)香港靠水塘供應大部分食水,不少山徑都可看到它們的踪影,一半是人造物,一半是自然,正正是本地郊野的特色,第九段路的起點就在石壁水塘的水壩上⋯⋯查看更多鳳凰徑(第十段) 水口至舊東涌道 (難度級別: ★★)平日困在石屎森林,城市人在假日總是不安於市,這一段路可見多個海灣,是香港人周日出遊和渡假的勝地⋯⋯查看更多鳳凰徑(第十一段) 舊東涌道至貝澳 (難度級別: ★★)這裡是鳳凰徑最易走的路段之一,從車路走進林蔭山徑,會途經多條水澗,林蔭後是遼闊的海灣景色⋯⋯查看更多老虎頭郊遊徑 (難度級別: ★★)廣東俗語「老虎頭上釘虱乸」,比喻觸犯凶惡或有權勢的人,走上這條郊遊徑可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過走到老虎頭亦不容易⋯⋯查看更多彌勒山郊遊徑 (難度級別: ★★)彌勒山郊遊徑由東山法門的入口進入,是一條環迴步道。相比身後氣勢凌厲的鳳凰山,這條郊遊徑恍如圍著彌勒佛的肚子繞一個圈,平緩易行⋯⋯查看更多 「涌經沙螺出大澳」 (難度級別: ★★★)由港鐵東涌站出發,沿東涌灣混凝土小徑往侯王宮,遙望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經沙螺灣新村及深石村抵深屈,欣賞風光如畫的深屈灣。前行尋嶼北界碑出寶珠潭,見楊侯古廟即抵大澳⋯⋯查看更多 羗山郊遊徑 (難度級別: ★★★)羗山郊遊徑自九嶺涌引水道拾級而行,到了分水坳,向南而下,整段路以山石堆砌而成,甚具天然特色⋯⋯查看更多 鳳凰徑(第五段) 深屈道至萬丈布 (難度級別: ★★★)此段從深屈道與羗山道交匯處涼亭後方的山徑起行,依指示前行,可先拜會狀似膝蓋的膝頭哥山(觀音山),再往上行,可俯瞰石壁水塘全景⋯⋯查看更多 鳳凰徑(第七段) 大澳至狗嶺涌 (難度級別: ★★★)這是鳳凰徑中最長的一段山徑,離開大嶼山郊野公園內的高山,由南涌村出發繞過香港最西南面的海岸,正式進入鳳凰徑平緩的後半段⋯⋯查看更多 鳳凰徑(第十二段) 貝澳至梅窩 (難度級別: ★★★)鳳凰徑最後一段,結束第7段至11段的海岸之旅,鑽入叢林、登上山崗,從另一角度欣賞大嶼山的海灣之美⋯⋯查看更多 石壁郊遊徑 (難度級別: ★★★)郊遊徑起點的昂坪心經簡林由38條木柱組成,上面刻有國學大師饒宗頤的心經墨寶⋯⋯查看更多 南大嶼郊遊徑 (難度級別: ★★★)南大嶼郊遊徑由南山出發,依山腰而行,能飽覽大嶼山南部美景,沿途風光秀麗,綠樹林蔭⋯⋯查看更多 黃龍坑郊遊徑 (難度級別: ★★★)自東涌出發,起點經過赤臘角新村,此村因建設赤蠟角機場而遷至現址,一起遷徙的還有一座建於清朝道光三年(1822年)的天后宮,無論是神像、門扉還是聚寶爐,均以花崗岩製成⋯⋯查看更多 (回頁頂)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初階!】行山路徑好介紹 (難度級別: 1星★)

又踏入行山遠足的好季節,想一親大自然又怕太辛苦?以下是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樂行」網站推介的「一星」難度的行山徑,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行山樂」網站介紹的「易行」行山路線,找個假日約定家人朋友選一個來試試吧! (★=易行 | ★★=普通 | ★★★=費力 | ★★★★=難行 | ★★★★★=非常難行)   *請選擇>>> 港島區 新界北區 新界西區 新界中區 西貢區 大嶼山區 香港仔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香港仔自然教育徑初段環繞香港仔下水塘而行,平坦易走。香港仔下水塘原是一家紙廠的私人水塘⋯⋯查看更多香港仔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香港仔樹木研習徑與市區相鄰,離香港仔市中心只相隔10分鐘路程,因此被市民視為「港島後花園」⋯⋯查看更多 松林砲台歷史徑 (難度級別: ★)此歷史徑位於龍虎山郊野公園的山丘上,可在400米內遊歷百年砲台建築群。原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查看更多薄扶林家樂徑 (難度級別: ★)香港的城市和郊野地區有多近?從薄扶林道走5分鐘便到達香港島唯一的家樂徑。此家樂徑雖有不少高低起伏的路段,但並不難走⋯⋯查看更多薄扶林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薄扶林樹木研習徑,是香港首條以介紹本地樹木品種為主的樹木研習徑。此路徑由山頂廣場開始,沿盧吉道伸展⋯⋯查看更多鰂魚涌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鰂魚涌樹木研習徑是一條舒適寧靜的小徑,連接柏架山道與康怡花園,與衛奕信徑第二段及部分東區自然步道重疊⋯⋯查看更多 黃泥涌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黃泥涌樹木研習徑,即金督馳馬徑黃泥涌峽道至畢拉山段,全長2.2公里,步行時間約需一小時。路段平坦易行⋯⋯查看更多 大潭家樂徑 (難度級別: ★)香港山徑猶如石屎森林中的綠洲,大潭家樂徑更是遠離塵囂的勝地。從陽明山莊起步,沿大潭水塘道步行15分鐘,即抵達家樂徑入口,交通便利⋯⋯查看更多大潭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大潭樹木研習徑全程長約70米,是全港郊野公園中最短的一條樹木研習徑。沿途豎立了12個解說牌介紹當地植物⋯⋯查看更多 「爐峰勝景下松林」 (難度級別: ★)沿薄扶林水塘道逆走爐峰自然步道(爐峰是太平山的別名),在爐峰峽沿盧吉道直入環山道,可俯瞰維港景色⋯⋯查看更多 (回頁頂) 鴨洲地質景點 (難度級別: ★)位於沙頭角以東的鴨洲是一小島,形狀像一隻俯伏海上的鴨子,因而得名。鴨洲由香港罕見的紅色角礫岩構成⋯⋯查看更多新娘潭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新娘潭自然教育徑位於船灣淡水湖西北角,這條蜿蜒於山谷之中、圍繞瀑布區開展的自然教育徑,簡單易行⋯⋯查看更多 涌背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涌背樹木研習徑位於新娘潭路旁,設計為一條環迴路線,圍繞涌背燒烤場及露營地點,全長約0.25公里⋯⋯查看更多 鳳坑家樂徑 (難度級別: ★)不少邊境地區都人跡罕至,卻造就了無數野生動物棲息的天堂。香港也不例外,每到春夏時分,沙頭角海就有大群鷺鳥光臨⋯⋯查看更多 鶴藪水塘家樂徑 (難度級別: ★)鶴藪水塘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內,原本是溪流和沼澤地,水源充足,並在1968年建成灌溉用水塘⋯⋯查看更多 荔枝窩自然步道 (難度級別: ★)位於印洲塘景區內的荔枝窩自然步道,圍繞荔枝窩客家古村走一圈,可一邊認識荔枝窩的自然生態,一邊輕鬆穿梭人文歷史⋯⋯查看更多 大美督家樂徑 (難度級別: ★)大美督是位於船灣海的一處岬角,由於船灣三面環山,1960年代時任香港水務監督毛瑾建議把大美督與白沙頭以約2公里的水壩連接,然後抽掉海水成為淡水湖⋯⋯查看更多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位於馬屎洲特別地區,這小島跟鹽田仔只不過一水之隔,由於沙粒沖積,慢慢形成沙嘴,結果變成連島沙洲⋯⋯查看更多 「邊陲塘北望神州」 (難度級別: ★)由落馬洲徑起步,先登落馬洲花園,園內設瞭望台,可遠眺深圳河一帶廣闊魚塘景色,再沿混凝土路走進2013年解封的村落⋯⋯查看更多 (回頁頂) 川龍家樂徑 (難度級別: ★)川龍是荃灣山上一條古老的客家村落,也是遠足人士上山前或下山後「飲杯茶食個包」,歎一盅兩件的落腳點⋯⋯查看更多 河背水塘家樂徑 (難度級別: ★)河背水塘是元朗八鄉一個灌溉用水塘,位處大欖郊野公園內,用作灌溉新界西北部農田。相比大型水庫,它更像山林中的小湖泊⋯⋯查看更多 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這自然教育徑是培養小朋友接觸大自然的好地方,不但交通方便,起步點更有燒烤場,最適合策劃周末家庭遊⋯⋯查看更多 大棠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大棠樹木研習徑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闢建於大棠燒烤區1號場,全長約650米,沿途共設有9個解說牌⋯⋯查看更多 荃錦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看香港十九世紀的老照片,會發現山頭都是禿禿的,直至二戰後政府展開大規模植林工作才有今天青葱山景⋯⋯查看更多 大帽山家樂徑 (難度級別: ★)位於扶輪公園內的大帽山家樂徑,是繞圈林間展開的環迴小徑,小徑由石塊砌成,平坦易走,不用半小時便可走完全程⋯⋯查看更多 「屯門藍地尋妙法」 (難度級別: ★)由華發遊樂場出發,沿石級上行接屯門健身徑(麥理浩徑第十段)後再轉屯門徑,經虎地往藍地水塘,沿途泥路及混凝土路各半,屬易行的山徑,景觀開揚⋯⋯查看更多 (回頁頂)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鷹巢山又名「尖山」,座落於獅子山郊野公園內,鄰近石梨貝水塘,山上空多見麻鷹徘徊,麻鷹又名「黑鳶」,是香港常見的猛禽⋯⋯查看更多 紅梅谷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每年春夏之交,紅梅谷佈滿萬紫嫣紅的楊梅,紅梅谷因而得名。此教育徑位於獅子山郊野公園內,初段雖較為陡峭⋯⋯查看更多金山家樂徑 (難度級別: ★)香港的猴子不住水簾洞,大部份住在俗稱「馬騮山」的金山內。金山家樂徑從九龍水塘和石梨貝水塘起步,沿路綠樹林蔭⋯⋯ 查看更多金山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金山樹木研習徑位於金山郊野公園內,入口設於九龍水塘,與金山路麥理浩徑第六段連接,臨近九龍副水塘景色優美⋯⋯查看更多 馬鞍山家樂徑 (難度級別: ★)家樂徑位於全港第四高峰、海拔702米高的馬鞍山山腰處,起點和終點都在大型燒烤場內,最適合加插在假日燒烤活動中⋯⋯查看更多泥涌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泥涌樹木研習徑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的泥涌燒烤場內,只有270米長,漫遊樹徑,可增進對樹木的了解⋯⋯查看更多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香港地道美食菠蘿包雖然沒有菠蘿,但菠蘿壩自然教育徑確實跟菠蘿有著密切的關係⋯⋯查看更多 戰地遺跡徑(城門) (難度級別: ★)香港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留下不少戰時遺跡。位於城門及金山郊野公園的孖指徑山坡上,就有一條250米長的戰地遺跡徑⋯⋯查看更多 (回頁頂) 清水灣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清水灣樹木研習徑建在清水灣郊野公園大坑墩的山腰密林間,在起點設有觀景台及遊客中心。從觀景台向東南方遠望能見青洲及果洲群島被驚濤駭浪拍打的壯麗景色⋯⋯查看更多企嶺下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企嶺下樹木研習徑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內,起點設在西沙公路水浪窩。樹徑全長0.65公里⋯⋯查看更多荔枝莊地質景點 (難度級別: ★)走進郊野,因為不安於市,想在城外尋找一片靜土,位於赤門海峽東南岸的荔枝莊,就是行山界中有名的世外桃源⋯⋯查看更多北潭涌家樂徑 (難度級別: ★)位於西貢郊野公園入口的北潭涌,有着不少香港人的童年集體回憶,因這裡是學校春季與秋季旅行的熱門地點⋯⋯查看更多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沿河而建,是鹹淡水交匯的獨特生景,潮退時可與在紅樹林的招潮蟹及彈塗魚打招呼⋯⋯查看更多北潭涌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北潭涌樹木研習徑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部分與北潭涌遠足研習徑重疊,全長580米⋯⋯查看更多北潭郊遊徑 (難度級別: ★)北潭郊遊徑屬入門級別的山徑,這裡原來是古時居民來往北潭凹與北潭涌的鄉村古道,在雜草間開出泥路或石砌小徑,有種古樸的氣息⋯⋯查看更多橋咀洲地質步道 (難度級別: ★)位於西貢牛尾海的橋咀洲,最有名是其小島橋頭,兩島以沙洲連接,退潮時可步行往返,遊覽時要記得潮汐漲退時間⋯⋯查看更多上窰家樂徑 (難度級別: ★)能一次過體驗燒烤、郊遊,認識自然生態及香港民俗學,是上窰家樂徑最吸引的地方⋯⋯查看更多大灘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大灘樹木研習徑是一條環迴路徑,全長230米,始於北潭路,與黃石樹木研習徑相鄰。大灘樹木研習徑圍繞燒烤地點及郊遊場地,郊遊設施齊備⋯⋯查看更多 蕉坑自然教育徑 (難度級別: ★)教育徑位於漁護署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內,全程輕鬆易走。遊客可從苔蘚、真菌(如菇類)、到路邊枯木窺見迷你的自然生態,令人著迷⋯⋯查看更多黃石家樂徑 (難度級別: ★)西貢景色優美,被譽為「香港後花園」,要盡覽這個「後花園」之美,登上黃石家樂徑是其中一個輕鬆的選擇⋯⋯查看更多 黃石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黃石樹木研習徑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全長410米,連接黃石家樂徑及北潭路,與大灘樹木研習徑相鄰⋯⋯查看更多 (回頁頂) 地塘仔郊遊徑 (難度級別: ★)寶蓮禪寺中外聞名,大家又可知道寶林寺在哪裡?位處地塘仔郊遊徑終點的寶林寺沒有車輛直達,遊人只能徒步郊遊徑,在終點處一睹這座隱世出塵的寶寺⋯⋯查看更多 分流郊遊徑 (難度級別: ★)香港充滿多元文化,位於大嶼山最南端的分流郊遊徑,也沾染了混雜的特色。自石壁逆走鳳凰徑第八段後,步入山路不久就可以看到狹長的分流東灣⋯⋯查看更多 鳳凰徑(第一段) 梅窩至南山 (難度級別: ★)鳳凰徑第一段與嶼南道行車路並置,從碼頭一直沿著車路從低處向上行,沿途可眺望梅窩鹿地塘村、大地塘、白銀鄉、梅窩舊村及涌口⋯⋯查看更多 南山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南山樹木研習徑全長440米,途經鳳凰徑第二段;另一端與嶼南路相連。南山樹木研習徑是一條綠樹成蔭的小徑⋯⋯查看更多昂坪樹木研習徑 (難度級別: ★)昂坪高原終年潮濕有霧,土地肥沃,野生植物品種繁多。昂坪樹木研習徑沿途豎立15個解說牌介紹本地野生植物⋯⋯查看更多 「解甲昂步拾奇趣」 (難度級別: ★)由石門甲起步,經地塘仔登昂坪,沿途多為上坡斜路和梯級。途經多間古廟和法寺,過東山法門後可順訪心經簡林、寶蓮寺、天壇大佛、昂坪市集⋯⋯查看更多 (回頁頂)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挑戰!】行山路徑好介紹 (難度級別: 4星至5星★★★★★)

又踏入行山遠足的好季節,想一親大自然而又想挑戰一下香港的高山低谷嗎?以下是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樂行」網站推介的「四星至五星」難度的行山徑,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行山樂」網站介紹的「難行」路線,做好準備就約定家人朋友選一個來試試吧! (★=易行 | ★★=普通 | ★★★=費力 | ★★★★=難行 | ★★★★★=非常難行)   *請選擇>>> 港島區 新界北區 新界西區 新界中區 西貢區 大嶼山區 「金督馳馬到大潭」(難度級別: ★★★★)由畢拉山道起步,經金督馳馬徑出大潭水塘道、渣甸山、小馬山,沿鰂魚涌樹木研習徑到鰂魚涌基利路,全程大部分為衞奕信徑第二段⋯⋯查看更多「龍脊縱走衝大浪」(難度級別: ★★★★)由石澳道土地灣出發,沿山脊路徑登打爛埕頂山再接雲枕山。此段路徑高低起伏如沉睡中的巨龍,正是享負盛名的龍脊。沿途山勢雖然險峻,但東西兩面的海灣風光優美,景色壯麗⋯⋯查看更多 (回頁頂) 衛奕信徑(第八段)元墩下至九龍坑山 (難度級別: ★★★★)第八段並非郊野公園範圍,起點是新屋家上碗窰。碗窰至大埔頭敬羅家塾一段,可謂文化探索之旅。相傳自明朝開始,由於大帽山流水充足,加上泥土蘊藏著豐富的瓷土礦⋯⋯查看更多衛奕信徑(第九段)九龍坑山至八仙嶺 (難度級別: ★★★★)第九段由九龍坑山山頂出發,經鶴藪水塘、屏風山至八仙嶺,最後以仙姑峰為終點。鶴藪水塘靜美如畫,幽谷翠坡環抱,令人徘徊不去⋯⋯查看更多 衛奕信徑(第十段)八仙嶺至南涌 (難度級別: ★★★★)最後一段沿途風景醉人,走來實在輕鬆。從第九段終點仙姑峰起步,沿山峰踏著石級向下走,便可接上八仙嶺自然教育徑。邊走邊看見破屋斷牆,便知已抵荒廢的橫山腳下村⋯⋯查看更多 「老龍田上尋丹竹」(難度級別: ★★★★)由丹竹坑登平頂坳,沿南涌郊遊徑過老龍田出南涌,沿途飽覽新界東北風光,遠眺邊境沙頭角風貌⋯⋯查看更多 「東北環走訪烏荔」(難度級別: ★★★★)由烏蛟騰沿犁頭石古道到荔枝窩,遊古廟,細味客家村莊文化,尋老榕樹、千呎藤蔓、通心樹、紅樹林及銀葉樹的板根⋯⋯查看更多 「蝶飛許願到林村」 (難度級別: ★★★★)沿蝴蝶山混凝土小徑直上,全程主要為上階梯和下斜坡,要注意個人體力。在蝴蝶山至箕勒仔一段設有瞭望台,可飽覽新界北部景致⋯⋯查看更多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難度級別: ★★★★★)1968年建成的船灣淡水湖是香港容量第二大的水庫,繞水庫而行的郊遊徑山路長、高低起伏甚多且沒有補給點,是經驗與體能的考驗⋯⋯查看更多 (回頁頂)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至屯門 (難度級別: ★★★★)麥理浩徑最後一段也是最長的一段,橫跨近半個大欖郊野公園至屯門市。前段途經的吉慶橋位處山澗交匯點,曾是連接元朗至荃灣的重要通道,昔日建有七座小渡橋⋯⋯查看更多元荃古道郊遊徑 (難度級別: ★★★★)「古道」是古時村民接通市集、交易謀生的路徑。大欖郊野公園不止擁有最多郊遊路線,也保存了多條古道,如南坑排古道和甲龍古道等,元荃古道亦是其中之一。這條古道連接元朗與荃灣⋯⋯查看更多 「元荃古道石龍拱」(難度級別: ★★★★)由柴灣角半山村入元荃古道,繞石龍拱,經田清橋和田夫仔營地到清快塘。西行約一公里至路徑交滙處,再南下深井沉澱塘,進入林道可沿大欖郊野公園深井管理站緩步行到深井⋯⋯查看更多 「川龍尋蝶到城門」(難度級別: ★★★★)荃錦公路川龍小巴站出發,到達彩龍茶樓後經車路往川龍管理站,沿龍門郊遊徑出城門林道(水塘段),右轉往菠蘿壩,可順訪賞蝶園,終點為城門道⋯⋯查看更多 「大欖白虎訪三廟」(難度級別: ★★★★)訪大棠楊家村古宅,遊西、中、東白虎坳,尋三坳三古廟,賞「千島湖」,逆走麥理浩徑,沿途盡覽秀麗景色⋯⋯查看更多 (回頁頂) 麥理浩徑(第八段)鉛鑛坳至荃錦公路 (難度級別: ★★★★)香港昔日擁有多個礦場,鉛礦坳是其中之一。1930年代已有人在現今城門郊野公園東部開採礦石,直至1960年代由於海外多個新興大型礦場落成,加上礦石價格急跌,使礦場被荒廢丟空⋯⋯查看更多 (回頁頂) 麥理浩徑(第二段)浪茄至北潭凹 (難度級別: ★★★★)麥理浩徑第二段是人氣爆燈的山徑之一,亦最能感受香港海岸之美。第二段開首需要攀上314米高而陡峭的西灣山才能下達有「港版馬爾代夫」之稱的西灣沙灘⋯⋯查看更多麥理浩徑(第三段)北潭凹至企嶺下 (難度級別: ★★★★)以難度來說,麥理浩徑第三段必定入選三甲,峰巒迭起、高低起伏不定,需要攀越岩頭山、畫眉山、雷打石和雞公山四個約海拔400米高的高峰,走上山徑,不只有「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樂趣⋯⋯⋯查看更多麥理浩徑(第四段) 企嶺下至大老山 (難度級別: ★★★★)俗語說「天外有天」,接下來的麥理浩徑第四段,更是「山外有山」的寫照!從水浪窩穿過黃竹洋村後,沿路攀上高達555米的馬鞍山山脊,雖然艱辛,但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查看更多大浪灣遠足徑 (難度級別: ★★★★)這條極受歡迎的遠足路線途經兩個面向太平洋的海灣,從西灣亭出發,先後經過西灣和鹹田灣,除了觀賞溪流和河口地貌,你還會為湛藍的海水和幼細的海沙驚訝⋯⋯⋯⋯查看更多「流水騰雲樂大埔」(難度級別: ★★★★)由流水響水塘出發,右進郊遊徑,經流水橋、龍山橋及桔仔山坳緩登九龍坑山(雲山),在位處八仙嶺郊野公園西緣的九龍坑山極目遠眺,吐露港及大埔都在東北群山之下,風景甚佳。回程逆走衛奕信徑第八段至大埔頭,吃喝玩樂皆便捷⋯⋯查看更多「釣魚翁下訪孟公」(難度級別: ★★★★)由大坳門出發,緩登海拔344米「西貢三尖」之一的釣魚翁尖峰南坡,沿脊北到上洋山,訪山畔孟公屋,經禾塘崗往下行至將軍澳坑口⋯⋯查看更多「屋頭紅樹出海下」(難度級別: ★★★★)在西貢屋頭欣賞淺灘紅樹,沿黃石家樂徑出大灘,進入大灘郊遊徑,沿途細賞塔門及高流灣的山光水色,繞攔路坳到海下灣觀賞「咚咚石」,盡賞海下灣迷人風光⋯⋯⋯查看更多「猴塘嶂上執牛耳」(難度級別: ★★★★)沿西貢猴塘溪口漫步林泉幽境,緩登山鄉嶂上,出坳門俯瞰天梯、榕樹澳村及企嶺下海景色。午後經牛耳石山(440米)沿麥理浩徑第三段往下行到北潭凹⋯⋯⋯查看更多「叁坳連走風光好」(難度級別: ★★★★)由西灣亭出發至吹筒坳,下行至西灣及鹹田灣,可親身體驗水清沙幼的海灣景色。續登大浪坳,經赤徑往北潭凹。路程頗長,沿途有上下坡段,風景極優美,中途並無其他路徑離開。⋯⋯查看更多「沙澳逐蛇過深涌」(難度級別: ★★★★)在海下路見白沙澳路牌後走入混凝土路,經下洋、南山洞遊蛇石坳,下山經舊教堂往深涌,深涌一望無際的草原景致盡收眼底;沿海旁經紅樹林出榕樹澳,再沿引水道前行至水浪窩,在企嶺下海欣賞夕陽西下美景⋯⋯查看更多 「炮台山下有將軍」(難度級別: ★★★★)自衞奕信徑W020起步,緩登炮台山(又名魔鬼山)憑弔遺蹟(須留意廢壘一帶的山徑頗為崎嶇),眺望港島東部及油塘全貌,再上五桂山(304米)的晨運園地⋯⋯⋯⋯查看更多 (回頁頂) 芝麻灣郊遊徑 (難度級別: ★★★★)芝麻灣郊遊徑全長18.5公里,起點和終點同設於十塱營地,由於這條郊遊徑環繞芝麻灣半島幾乎一周,大家可以在不同路段俯瞰貝澳灘、鹹田村及長沙等海岸勝景⋯⋯查看更多 鳳凰徑(第二段) 南山至伯公坳 (難度級別: ★★★★)大東山、二東山芒草萋萋,不但是行山迷的天堂,近年更吸引不少攝影發燒友不辭勞苦前往取景,足證其魅力不凡。起點位於南山坳頂燒烤地點,沿石階走,即可登上749米高的二東山及869米高的大東山⋯⋯查看更多 鳳凰徑(第三段) 伯公坳至昂坪 (難度級別: ★★★★)鳳凰徑以鳳凰山為名,鳳凰山英文名為「Lantau Peak」,音譯便是「爛頭山」,源於其山頂狀似一凹陷的頭部;香港開埠之前,當地村民一直以「爛頭」稱之⋯⋯查看更多 (回頁頂)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運動推介:柔道

柔道給人的最初印象,往往是以白袍配搭黑腰帶為服飾、兩個人扭作一團的競技,甚至有人會認為柔道只是把人提起再摔地的玩意。事實上,柔道是一種近代興起的運動,已有一套完善的比賽規則,1964年,東京奧運把柔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在國際體壇參與者眾多,柔道亦逐漸成為今天其中一種流行的體育項目。柔道的特色「精力善用 自他共榮」是所有柔道運動員的格言,也是柔道的基本理念,以鍛鍊及教育身心為目的,而非單純講求以競技分勝負。「精力善用」是指以最佳方式運用自己的力量,即以柔制剛;而「自他共榮」則是指和伙伴一起學習成長,互相切磋。在練習的過程中,除了追求自己技術上的進步外,還要和身邊的隊員一起成長,達至鍛鍊體魄及提升身心修養的目標。柔道運動重視禮儀,有「始於禮,終於禮」的要求,上道場前先敬禮,見到老師要敬禮,開始練習前亦要先互相敬禮。 柔道的技術與「形」柔道的技術可分為三大類:投技、固技及當身技。投技是使對手摔倒的技術,固技(即寢技)是將對方壓在地上並以關節技或絞技攻擊的技術,當身技則是用拳腳直接打擊對方的招式。武器防守亦是柔道一部分,但因其有危險性,只容許在Kata(「形」)的訓練中使用。在競技柔道(如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柔道項目只允許使用投技、固技中的壓制技、絞技和對肘關節的關節技。 柔道比賽中,雙方會隨意運用柔道技術相搏,沒有固定招式,但柔道本身有一套嚴格規定的練習方式,稱為「形」,就像功夫中的套路,將柔道的理解和理論包含在內,由兩人一組展示出來,是考取段位的必要項目。柔道對「形」的練習非常講究,練習時雙方分為取方和受方,即施術者與被施術者。雙方所用的招式、次序、禮法等要求細緻嚴謹,令運動員可以次序分明地學習柔道技術。柔道對「形」的修為亦非常重視,各個段位對「形」的考核範圍均有不同,考生須熟習取方和受方兩個角色,使出各種技術。 柔道運動的好處柔道是訓練力量、速度、體能,以至身體協調的運動。柔道的各種動作涉及身體多組肌肉,不但可增强肌肉力量,更可提高筋骨、韌帶及關節的彈性,對保持骨質健康有一定的好處。另一方面,柔道注重禮儀與內心修養,長遠能夠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力、忍耐力,以及尊重別人的良好操行。柔道在香港柔道源於日本,因此在本港發展初期,大部分參與人士皆為日本僑民。1960年代,各色各樣的柔道訓練班開始發展。直至1966年,柔道大師岩見武夫先生來港設立柔道館,成為首名在港開館授徒的日本人。自此,香港柔道百花齊放,各個柔道體育會相繼成立,並聯合推廣柔道運動,建立系統性訓練計劃。柔道循序漸進的練習方式形成清晰的進階模式,把傳統的日本柔術轉變成現代運動項目,建立了公平公正的裁判制度。中國香港柔道總會主力協助推廣本地柔道運動,把運動員帶到國際舞台,又舉辦不同比賽,提供競技平台,讓運動員不斷交流和改進技術,提升本地柔道運動員的水平。

【非遺系列】中秋節大坑舞火龍360°影片

非物質文化遺產影片製作計劃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於2019年合辦「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影片製作計劃」,同學透過深化課程製作7套介紹本地非遺的360度虛擬實境影片及紀錄短片,在導師們的悉心指導下,近距離接觸本地非遺,趁機與傳承人直接交流,從而加深對各個非遺項目的認識,親手以影像詳細紀錄活動進行的過程。快來欣賞他們的作品! 中秋節大坑舞火龍 大坑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區,原是一條客家村落,相傳光緒六年(1880),大坑村經風災蹂躪後發生瘟疫,死了很多人,村民惶惶不可終日。後來村中父老獲菩薩報夢,村民便紮作一條火龍,在中秋前後,即農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個晚上,舞動著火龍繞村遊行,並燃燒爆竹。之後,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以後,大坑每年都進行為期三天的舞火龍活動,以保合境平安。過去數十年來,香港島北面沿海發展成繁盛的商業區,大坑也變成繁華鬧市的一部分,但大坑社區在中秋節期間舉行的舞火龍活動,並沒有因為社區及人口的變化而停止,這個有著一百三十多年歷史的傳統活動依然每年延續。大坑舞火龍於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欲了解更多關於中秋節大坑舞火龍,請瀏覽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網頁。

運動推介:競走

競走是田徑項目之一,考驗體力、耐力和技術,既能強健體魄,亦能鍛鍊意志,每年各項大型賽事均吸引大批運動員参與。 競走的起源競走源於19世紀的英國,由普通步行演變而來。首次競走比賽在1866 年舉行,由英國業餘體育俱樂部主辦,賽程七英里。19世紀末,部分歐洲國家盛行「競走旅行」,從一個城市走到另一個城市。後來競走運動相繼傳入歐美及亞洲各國。競走的姿勢早期競走比賽賽制較簡單,容許採用普通走或任意走的形式,沒有嚴格技術要求。但發展至現代競走對技術動作要求十分嚴格:運動員須持續向前步行,腳掌與地面保持接觸,不可騰空;前腳從着地至撑起期間必須保持伸直,膝關節不可屈曲;步幅要大,動作要自然和協調。 競走比賽設六至九名裁判員監察運動員。根據賽規,裁判員不能借助任何設備,只能依靠肉眼判斷運動員的動作有否違規。裁判員如認為運動員的動作不妥,可出示黄牌警告;如發現違規,包括騰空或膝關節彎曲,則可出示紅牌。運動員如收到三名裁判的紅牌警告,比賽資格便會取消,並須立即離開賽道。競走的益處 相對於其他田徑項目,競走是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可增強雙腿、肩背和腰腹肌肉的力量,提升心肺功能,而且有助鍛鍊體魄和意志。競走可隨時隨地練習,不受氣候、場地、器材所限,行走的距離和速度亦容易調節,是四季皆宜、適合男女老少的戶外運動。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於1951年成立,是代表香港各項田徑運動的法定團體,創會以來一直致力推廣競走運動,積極舉辦多項比賽及訓練課程,讓市民享受競走的樂趣。有關訓練課程和比賽詳情請瀏覽該會網頁或致電2504 8218 查詢。

「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虛擬展覽

在家也可以參觀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嗎?當然可以啦,現在足不出戶都可以觀看由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攜手合作,共同籌辦的「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專題展覽,透過觀看難得一見的文物展品,了解漢代的歷史、藝術和文化發展。>>>按此進入虛擬展覽

【非遺系列】戲棚搭建技藝360°影片

非物質文化遺產影片製作計劃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於2019年合辦「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影片製作計劃」,同學透過深化課程製作7套介紹本地非遺的360度虛擬實境影片及紀錄短片,在導師們的悉心指導下,近距離接觸本地非遺,趁機與傳承人直接交流,從而加深對各個非遺項目的認識,親手以影像詳細紀錄活動進行的過程。快來欣賞他們的作品! 欲了解更多何謂非物質文化遺產,請瀏覽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網頁。

「非凡!屯門河」360° 虛擬導覽

藝術推廣辦事處推出「非凡!屯門河」,特別邀請本地藝術家/藝術組合陳濬人、陳韻淇、羅曉騰、黃卓健、耳製涼房(鄭淑宜及梁嘉賢)及La Belle Époque(吳斯翹及張慧敏)在屯門河畔進行創作,為歷史悠久且富地區特色的屯門注入新動力!六組作品已完成安裝,涵蓋雕塑、城市家具、編織藝術、甚至富有音樂元素的互動裝置。藝術家走訪了區內學校、商場、公園和屋邨等社區空間,與不同社群展開對話,認識地方的生活質感。眾人亦透過各類型的交流協作,嘗試從藝術設計的角度展現公共空間的活力。若希望安坐家中欣賞作品和屯門河兩岸的風光,立即觀看「非凡!屯門河」虛擬導覽 ,享受360º全方位體驗!.請撥動畫面以體驗360°影片中的旅程.將調校影像質素至1080s或以上,會有更佳效果 了解計劃詳情,請瀏覽藝術推廣辦事處網頁。

滿園熱鬧關不住

(圖片由政府新聞處提供) 到過香港動植物公園的遊客,相信都不會對公園「合唱團」的歌聲感到陌生。園內一對合趾猿愛以響亮的嚎叫聲宣示地盤主權和加強家庭聯繫。當牠們引吭高歌時,喉嚨下方的聲囊會像氣球般收縮脹大,看上去非常有趣。 至於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婆羅洲猩猩雲雲和華華,轉眼已經九歲,仍然精力充沛,總是四處攀爬,靜不下來。大家還記得牠們嗎? 創新玩意  鍛煉四肢 這群動物「反斗星」因為疫情而暫停與遊客見面,與人互動嬉戲的時間減少,為免牠們悶得慌,飼養員挖空心思製作多件小玩意,吸引牠們動腦又動手。 飼養員會以麻布包裹小食,或把水果繫在植物枝葉上,讓「反斗星」四出尋寶,從而鍛煉四肢。 飼養員又自製藏食球,在球上鑽一些小孔,放入「反斗星」愛吃的花生,考考牠們的智慧。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高級康樂助理員張偉霖說:「牠們嗅到食物的氣味,會對球產生興趣,然後思考如何取得花生。漸漸地,牠們懂得轉動圓球令花生跌出來,甚至伸出手指探入孔洞內挖出花生。這些玩具不但刺激思考,也能迫使牠們靈活運用手指和四肢。」 (圖片由政府新聞處提供) 嚴防疫情  觀察入微 疫情期間,動植物公園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希望每隻「反斗星」都身體健康。飼養員進入籠舍前須穿上保護衣和消毒鞋履,也會利用探熱槍監察動物的健康狀況。 飼養員除了每天如常為動物檢查身體,細心留意動物的行為和情緒變化外,更會近距離觀察其五官、四肢和毛色。 張偉霖說:「觀察牠們可有流鼻水或眼水、四肢是否靈活,也要檢查胸腹,判斷其呼吸是否急促,最後查看牠們的皮毛。若牠們的皮毛柔軟光亮兼防水,表示健康良好。」 而公園員工也會加強清潔和消毒籠舍。 疫中添丁  到處歡聲 在飼養員悉心照料下,公園增添了幾位新成員,環尾狐猴、紅頰黑猿、白面僧面猴、領狐猴和棉頂狨猴都誕下小寶寶。 張偉霖說,棉頂狨猴屬於一級瀕危動物,能夠在公園內繁殖,感到莫大鼓舞。 他更分享成功令棉頂狨猴繁殖的心得:「我們種植棉頂狨猴喜歡的植物,又提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和溫濕度適宜的巢穴,令牠們安心。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會騷擾牠們,只會從旁觀察。」 在等待再見這些活潑「反斗星」的日子,大家可以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網上文康資訊學習平台「寓樂頻道」,多認識牠們的特徵、習性,日後到公園探望牠們定更添樂趣! (資料由政府新聞網提供)

大師授藝 樂壇喜見新苗

(圖片由政府新聞處提供)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大台主音樂先導計劃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19至20大專生藝術通識計劃項目,由趙增熹統籌,郭偉亮、陳詠謙等音樂好手擔任導師,讓學員向本地專業音樂人學習流行曲創作和製作技巧。計劃早於2019年9月已經展開。該計劃數年前由趙增熹開辦,最初以中學生為對象,其後獲康文署贊助,收生範圍得以擴至大專院校,製作費用、場地安排,以至宣傳推廣均獲協助。 趙增熹說:「這樣當然事半功倍,通過康文署聯絡大專院校,較一人之力容易得多。」傳承技藝 栽培人才過去一年,在大學主修音樂的余朗晴由專業音樂人指導創作,個人作品 《光源》終告完成,其間填詞、編曲、後期製作等均蒙啟迪,相當全面。 余朗晴自小喜愛流行音樂,時有創作,但限於自學,作品難免粗糙。去年,流行音樂監製趙增熹到校宣傳大台主音樂先導計劃,因緣際會,她決定報名參加。獲名師指點,余朗晴自覺演繹作品大有進步。學習期間,她虛心聽取趙增熹意見,反覆琢磨唱功,同一歌曲不斷重錄,力求日進一階。 「我記得有一次好像維持了18天,其間我每天都把一段錄音發給他,而他每天都有回應,提醒我需要改善之處。到正式錄音時,我演唱方法已大為不同。」另一學員余尚哲表示,他讀中學時已鍾情流行音樂,此計劃正好為學員提供可靠的學習途徑。 「中學並不教授流行音樂製作,學生只能從課外活動或到外間機構學習,卻不知道對方是否可信,能否教授學生想學的東西。」 (圖片由政府新聞處提供) 善用科技 有效溝通對該計劃導師陳子諾來說,學員花約一年時間,即可涉獵以往或需數年之功的各種技術,鑽研作曲、填詞、編曲、混音、錄音等範疇,可謂機會難得。「以錄音和混音為例,我自己也要花時間修讀證書。此計劃讓學生涉獵具技術性的部分,對他們學習音樂製作極有幫助。」 陳子諾指,學員作品風格多元化,涵蓋80年代復古風、電子音樂,甚至搖滾,可見新一代音樂愛好者年紀雖小,涉足音樂範疇卻甚廣。 過去16個月,先導計劃舉行一系列工作坊、大師班、製作輔導及演出,一眾導師與學員共同努力,音樂熱情洋溢。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師生藉網絡科技克服社交距離限制,無礙學習進度。 趙增熹表示,學生程度不一,必要時他或與個別學生見面,這樣可令他們進步得較快,但在一般情況下,彼此在線亦溝通甚暢。 「利用視像會議又或網上教學方式,我跟學生保持交流,聽完他們的作品再提供意見,讓他們修改,基本上可通過電郵處理學生一般所需。」 (資料由政府新聞網提供)

玩欖球一定要身型健碩嗎?

一般人以為欖球員作賽時常有碰撞,只有身型健碩的人才可參加,其實不然。 得分關鍵並非碰撞,而是閃避。碰撞是防守行為,懂得閃避才有機會得分。防守球員要攔截持球者,可以擒抱對方,但只可碰觸肩膊以下位置,不得蓄意傷害對手,否則即屬犯規。 比賽以得分較多的一方獲勝。球員若要得分,需持球衝到對方的得分區,以球觸地得分,是為「達陣」。球員達陣後,可獲一次得益射門的機會,把欖球射越球門橫杆之上與兩根球門柱之間,可再得分。此外,持球者亦可以在比賽時放開欖球,待球彈地而起,直接踢入對方球門取分。 比賽時,球員可持球向前跑、向前踢球或以手向側後方傳球。若越位球員直接參與攻勢,將會受罰。任何一方球員持球或踢球出界即失去控球權,另一方可獲界外球 如有興趣參與欖球運動,可瀏覽香港欖球總會的網頁。 (資料來源:康樂文化事務署 – 活力新一代 社區體育會專刊第27期)

南音遊記-行到邊.唱到邊 @大澳

「南音遊記 ─ 行到邊 ‧ 唱到邊」南音是用粵語說唱的曲藝,曾經是廣受歡迎的消閒娛樂活動。演唱者多為失明藝人,一般用古箏、椰胡等伴奏,並用拍板敲擊節拍,歌詞內容大多反映社會下層的生活困境。現時,南音多融入粵劇、粵曲中,成為其中的演唱元素。現在是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並已納入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自2019年開始,邀請藝團「一才鑼鼓」,遊走全港18區,除演唱傳統南音曲目外,更會為各區重新撰寫曲詞,用南音細說社區歷史及文化風貌,為我們帶來深度的文化體驗。 以下是他們在離島區大澳的一次演出。 欲觀看更多關於「南音遊記 ─ 行到邊 ‧ 唱到邊」的演出,請瀏覽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網頁。

欖球和美式足球和有分別嗎?

欖球和美式足球和有分別嗎?兩種球類的差異極大。先談球員的裝備,美式足球有較多肢體碰撞,所以球員必須穿上堅固的防護裝備,包括鋼質頭盔、護肩、護頸、護胸、護脛等等,沒有穿戴充足防護裝備的球員不得上場。另外,由於頭盔內的襯墊很厚,球員在球場上難以聽見教練和隊友的說話,因此頭盔內裝有無線耳機。反觀欖球,由於賽例不容許任何故意令對手受傷的攻擊動作,故球員的防護裝備較為簡單,只需要牙套、海綿護肩、護脛等等。 比賽形式方面,美式足球比賽每隊可派出 11 名球員,欖球比賽則可派出 15 人;美式足球比賽分四段進行,每段 15 分鐘,欖球比賽則設上下半場,各 40 分鐘。兩種運動的賽例有同有異。持球往前衝、被擒抱時球只可往後傳等一般規則基本相通,達陣的得分規則也差不多,如踢球攻門同樣可得 3 分。至於相異之處,舉例來說,美式足球達陣時,持球人只要身體一部分進入達陣區即可得 6 分,而欖球則需連人帶球壓地才可得 5 分。香港暫時未有相關體育總會成立,但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行組隊作賽,詳情可瀏覽香港美式足球聯賽網頁。   (資料來源:康樂文化事務署 – 活力新一代 社區體育會專刊第27期)

非IQ題:如果大埔是遠足,那荃灣是甚麼?

原來康文署為每一區都特意安排了當區具特色的體育活動。你知道你住那區的特色體育活動是甚麼嗎? 南區室內草地滾球鴨脷洲體育館的草地滾球場是康文署首個室內草地滾球場,場內共設六條球道,為草地滾球愛好者和運動員提供理想的練習場地。南區康樂事務辦事處不時舉辦室內草地滾球推廣活動,包括訓練班、比賽、長者活動和推廣日,並與區內學校和體育總會合作,以進一步推廣和發展草地滾球運動。(搜尋:室內草地滾球) 中西區羽毛球羽毛球是老幼咸宜的體育活動。中西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經常為不同年齡人士舉辦羽毛球活動,包括羽毛球示範及推廣日、分齡賽、訓練班及同樂日等,參加者可以享受羽毛球活動的樂趣,促進身心健康。(搜尋:羽毛球) 灣仔區舞蹈及健體活動為鼓勵市民多做運動,灣仔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灣仔區議會和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合作設計了一項以舞蹈和健體為主題的地區特色體育活動,名為「Good Fit活力計劃」。該計劃提供多元化的健體訓練,讓參加者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學習東西方不同類型的舞蹈及健體運動。課程每期設有不同主題,例如「舒筋活氣」、「強心練武」、「整合體態」等,有助舒展身心,也極富趣味。(搜尋:舞蹈 | 健體) 東區箭藝射箭運動可鍛鍊體力、集中力及毅力,適合男女老少參與。為推廣箭藝,東區康樂事務辦事處在小西灣運動場籌辦同樂日、訓練班、比賽、比賽導賞等不同形式的箭藝活動,並積極推行學校外展計劃,以增加區內學生對射箭的興趣。(搜尋:箭藝) 深水埗區門球門球是講求策略及合作的隊際體育活動,適合不同年齡人士參與。深水埗區一直致力推動及發展門球運動,區內荔枝角公園、深水埗公園及大坑東遊樂場均設有天然草地門球場。深水埗區康樂事務辦事處舉辦多項不同類型的門球活動,包括訓練班、同樂日及比賽等,讓參加者一同體驗這項有益身心的活動。(搜尋:門球) 油尖旺區運動攀登大角咀體育館設有兩道高達九米的室內攀登牆,提供十條攀登路線,是現時康文署轄下最具規模的室內運動攀登設施。油尖旺區康樂事務辦事處定期舉辦訓練班和同樂日,參加者可以體驗室內攀登的樂趣。(搜尋:攀登)曲棍球京士柏曲棍球場位於九龍衛理道,是全港唯一專為曲棍球活動而設的場地,多次舉行大型曲棍球賽事。香港曲棍球總會和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定期在該處進行訓練及比賽。為推廣曲棍球運動,油尖旺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經常在京士柏曲棍球場舉辦曲棍球同樂日和兒童訓練班,讓公眾多認識該場地和接觸曲棍球運動。(搜尋:曲棍球) 九龍城區舞蹈活動舞蹈活動種類多元化,適合不同年齡人士參與。九龍城區康樂事務辦事處定期舉辦社交舞、兒童舞、爵士舞、中國舞、西方土風舞等各類舞蹈訓練班,每月更舉辦「舞蹈同樂」活動供長者免費參加。此外,該辦事處亦舉辦「九龍城區舞蹈比賽」、「跳舞強身—社交舞之夜」及「體趣嘉年華暨舞蹈同樂日」,讓市民參與及感受跳舞的樂趣。(搜尋:舞蹈) 黃大仙區足球足球是很受歡迎的體育活動。自二零一二年起,黃大仙區足球隊在香港乙、丙組足球聯賽中屢創佳績,在二零一四/一五球季更升上香港超級聯賽,繼續為黃大仙區增光。黃大仙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經常舉辦足球訓練班和七人足球賽,並與黃大仙區康樂體育會合辦足球同樂活動及五人足球賽,在區內進一步推廣足球運動。(搜尋:足球) 觀塘區獨木舟水球香港在獨木舟水球項目方面成績驕人,曾多次於亞洲獨木舟水球錦標賽獲取佳績。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觀塘區致力推廣這項運動,培育了不少出色球手。為推廣獨木舟水球運動,觀塘區康樂事務辦事處定期舉辦初級訓練班,並在觀塘游泳池舉辦同樂日暨嘉年華,讓參加者體驗這項水上活動的樂趣。(搜尋:獨木舟) 離島區足球足球是講求合作的隊際體育活動。離島區康樂事務辦事處希望透過舉辦足球訓練班、比賽及推廣日等,讓區內人士體會運動帶來的益處,凝聚對該區的歸屬感,同時提高他們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有助相關體育總會發掘具潛質的運動員作進一步培訓。(搜尋:足球) 屯門區草地滾球湖山草地滾球場是康文署在區內的首個戶外人造草地滾球場,多年來為草地滾球愛好者提供優質的練習場地。屯門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經常舉辦不同類型的草地滾球推廣活動,包括訓練班、同樂日和長者活動,致力推動草地滾球成為屯門區的特色體育活動。參加者可透過各種活動學習草地滾球的基本技術,體驗這項運動的樂趣。(搜尋:草地滾球) 元朗區游泳元朗區以游泳為地區特色體育活動,元朗區康樂事務辦事處舉辦多項游泳活動供市民參與,具潛質的運動員由相關體育總會進一步培訓。(搜尋:游泳)欖球近年元朗區發展迅速,人口急劇增長,青少年人口比例甚高。為加強在元朗區推廣體育運動及配合區內設施的發展,元朗區康樂事務辦事處在元朗區議會的資助下,與香港欖球總會合辦欖球推廣計劃,並將欖球定為地區特色體育活動。此舉可為區內青少年提供更多運動選擇和參與機會,有助他們培養恆常運動的習慣。(搜尋:欖球) 荃灣區舞蹈活動舞蹈種類繁多,適合男女老幼。荃灣區經常舉辦舞蹈訓練班和同樂日,鼓勵市民定期參與,培養運動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荃灣區康樂事務辦事處舉辦的舞蹈活動包括舞蹈示範、晚會和比賽,舞蹈愛好者可藉此機會交流心得,提升舞技。(搜尋:舞蹈) 葵青區BMX 小輪車BMX小輪車全名為“Bicycle Motocross”,源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美國加州。BMX小輪車競速比賽的賽道以泥土堆壓而成,高低起伏並有斜彎,對愛好刺激的青少年尤為吸引。BMX小輪車運動近年發展迅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增的比賽項目。葵青區內的香港賽馬會國際小輪車場是全港首個符合國際標準的小輪車訓練及比賽場地,由香港單車聯會營運,於2009年10月落成供市民使用。葵青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經常舉辦BMX小輪車同樂日及訓練班等,積極推廣這項體育活動。(搜尋:BMX)氣槍射擊氣槍射擊近年漸受歡迎。位於葵涌葵盛圍的香港ISSF氣槍射擊中心由賽馬會葵盛公眾壁球場改建而成,是康文署首個公眾室內氣槍射擊訓練中心。該中心由香港射擊聯合總會營運,共設有20條十米長靶道,於2009年6月落成啟用。葵青區康樂事務辦事處定期舉辦氣槍射擊活動,全面推廣這項新興的運動。(搜尋:射擊) 北區乒乓球乒乓球是北區居民最喜愛的康樂活動之一,區內設有這項運動的專用場地,市民可利用餘暇積極參與乒乓球活動。北區康樂事務辦事處定期舉辦訓練班、長者同樂、嘉年華、地區分齡比賽及隊際比賽等乒乓球活動,有助增加市民對乒乓球的興趣,在區內進一步推動乒乓球的發展。(搜尋:乒乓球) 大埔區遠足香港郊區環山疊翠,樹木參天,田野青葱,溪流處處,著名的歷史古蹟及自然地貌多不勝數。大埔區康樂事務辦事處舉辦別具特色的遠足活動,主題包括「接觸大自然」、「海闊天空風景」、「歷史古蹟追蹤」及「合家歡樂」,參加者既可接觸大自然,亦可沿途欣賞各處名勝古蹟,盡享郊遊之樂。(搜尋:行山)乒乓球乒乓球運動量適中,可訓練反應和思考能力,深受居民歡迎。大埔區康樂事務辦事處定期舉辦各類乒乓球活動,讓不同年齡的參加者有機會接受教練的專業指導和互相切磋,從而推廣乒乓球運動並促進其發展。(搜尋:乒乓球) 沙田區武術透過不同類型的武術活動,可以發掘有潛質的運動員,培育本地武術精英。沙田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經常舉辦訓練班、公開賽、同樂日等活動,讓市民有機會接觸武術,也為習武者提供切磋交流的平台。(搜尋:武術) 西貢區水上活動西貢區位於香港東部,擁有連綿不斷的海岸線,有利發展不同類型的水上活動。西貢區康樂事務辦事處定期舉辦獨木舟、風帆、滑浪風帆及龍舟訓練班等活動,參加者可學習各項水上運動技巧和安全知識,在炎炎夏日享受水上活動的樂趣。(搜尋:水上活動)  

運動推介:山藝

(圖片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同學設計) 山藝運動講求安全登山技巧,除可鍛鍊參加者的意志力及毅力外,亦可訓練與人溝通、合作和解決困難的技巧。山藝要接觸大自然,從高處俯瞰四周景色,不妨參與山藝運動。山藝運動包括登山及露營活動,讓人親近大自然,從中享受無窮樂趣。由於山路崎嶇,加上天氣的影響,進行山藝活動前,必須做足安全措施及準備。登山基本裝備參與山藝運動,首要注意安全,登山裝備必須充足。衣着方面,登山者應穿上舒適的衣物,帶備帽、防水風褸、毛巾和後備衣物,亦須穿着行山鞋以保護腳部,防止滑倒和扭傷。此外,使用行山杖有助支撐身體,保持平衡。地圖、指南針、電筒、哨子、多用途摺刀及足夠的糧水必須齊備,蚊怕水、藥物和急救品例如藥水、膠布及止痛藥等亦不可缺少,以備不時之需。 山藝活動如包括露營,要預備的物品就更多,例如營幕、營燈、爐具、燃料、睡袋、個人清潔用品等。出發前,最好先預備一張清單,列出須帶備的所有用品。 繩索運用與防護要帶備的山藝裝備包括有鎖的攀山扣、行山繩、行山肩帶等,視乎登山路線的難度而定。另外,參加者要懂得基本的開繩和收繩方法,以及結繩的技巧,例如反手結、平結、單 8 字結、雙 8 字結、反穿 8 字結、雙套結、營釘索、秤人結、雙漁網結等。正確使用上述裝備和適當的結繩方法,可大大減低受傷機會。橫過河流須注意的要點若登山路線需要穿越河流,必須由有經驗的領隊帶領,盡量行走水深較淺、水流較緩慢的河流,並要避開濕滑的大石和樹幹,亦須穿着防滑的登山鞋。橫過水流時,應使用行山杖探路和支撐身體,以及最少兩人一組同行。不過,如非必要,切勿冒險涉水橫過河流,亦要先考慮裝備是否足夠、隊員的體力和意見、河流的水溫等,然後才作適當的決定。山藝訓練為了透過有系統的訓練推廣山藝運動,提高參加者的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前身為香港攀山總會)舉辦「山藝訓練證書課程」,課程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山藝 ( 領袖 ) 及教練級別,由該會註冊認可的山藝教練教授。課程旨在培養學員對登山遠足的興趣,學習各種山藝知識和技術。如欲了解詳情,可瀏覽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網頁或致電 2504 8125 查詢。

舞蹈是藝術,也是運動

(圖片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同學設計) 舞蹈不單是藝術,也是運動,能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同時可紓緩情緒,改善精神健康。每天如持之以恆累積跳舞至少 30 分鐘 (可分段進行,每次不少於 10 分鐘),可帶來有以下好處:- 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增加關節靈活性和柔軟度,減低受傷和跌倒的風險;- 強化肌肉,並有助減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減低患上心血管病、高血壓、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並有助預防部分癌症(例如大腸癌);- 紓緩壓力,增強自信及促進心理健康;- 有助擴闊社交圈子;及- 有助消耗熱量,保持理想體重。舞蹈種類繁多,各具特色。部分舞蹈的特色如下:社交舞從前,社交舞是少數人的高級社交和娛樂活動,其後日趨普及,成為流行的舞蹈,參與者也遍及社會各階層。時至今日,社交舞不但是藝術表演項目,也是競技場上的運動比賽項目。 現代舞現代舞於七十年代中期才在香港興起,其後發展迅速。現代舞分為多個派別,風格各異,表現手法多元化,着重舞者的個人風格和創意。    爵士舞爵士舞的節拍強勁,舞步變化多端,深受年青人歡迎。爵士舞並不如社交舞般有多種規限,舞者可自由跳出不同的舞步,表達內心的感情。 中國舞中國舞分為古典舞和民間舞,以舞蹈展示中國文化特色及各地民族的傳統習俗,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姿。透過學習舞蹈,舞者可加深對我國文化藝術的認識和了解。.    土風舞在節日慶典或團體聚會中,土風舞往往是重要的娛樂節目。土風舞簡單易學,節奏明快,着重群體的合作和協調,也能展現各地文化特色,老幼咸宜。 兒童舞專為小孩設計的舞蹈稱為兒童舞,主要是不同舞蹈(例如芭蕾舞、爵士舞、土風舞)的基本訓練,特色是舞步活潑輕快,着重培養兒童對舞蹈的興趣。 街舞街舞起源於美國,是從不同的街頭文化或音樂風格創出的多種舞蹈的統稱。其中嘻哈舞(Hip-Hop)及霹靂舞(Break Dance)為最常見的兩大類街舞。街舞的共同特點是肢體擺動幅度較大,對穿著打扮要求不太嚴格,動作優美隨意且多元化,最吸引人之處是以動感活力帶來熱情澎湃的感覺,經常練習可增強全身協調性。 排排舞排排舞是一種世界各地流行的行列舞蹈,有說起源於的士高流行年代的美國西部,舞蹈不需舞伴,步法簡單,參加者行列而站,配以輕快流行音樂,跳著同一舞步及不斷轉方向。除可增強心肺功能、關節靈活及手腳協調外,排排舞還可增強記憶力和方向感。      綜合集體舞集體舞不拘舞蹈種類,包括排排舞、爵士舞、中國舞、民族舞、土風舞、社交舞及拉丁舞等,舞蹈多不需舞伴,一般會利用扇子、水袖、絲巾、搖鼓及竹板等不同道具,配合悅耳音樂起舞。 如對舞蹈資料有興趣,可瀏覽香港體育舞蹈總會及香港舞蹈總會網頁,或瀏覽本網頁刊登有關舞蹈的活動。

運動推介:種類繁多的獨木舟

獨木舟的種類繁多,會按使用者不同的用途,而出現不同的款式的獨木舟。一般而言,獨木舟現可分為獨木舟(Kayaking)和加式獨木舟(Canoeing),設計上獨木舟是指有閉合式的艇倉的獨木舟;而加式獨木舟則只有開放式的艇倉的獨木舟。這兩類的獨木舟都設有座位供坐。普遍的獨木舟使用者會使用雙槳葉的獨木舟槳,而加式獨木舟使用者則使用單槳葉的獨木舟槳。而香港常見的獨木舟稱類為獨木舟及雙槳葉的獨木舟槳。比賽方面,靜水競速賽的參加者以最快速度完成比賽為勝,而賽道會設於河道或海上,距離為200米、500米和1000米。賽事分為單人、雙人和四人小組。而激流障礙賽則在設有順、逆流的航道作賽。運動員在比賽時要穿過水門,水門由2支旗桿表示,水門分順水門和逆水門,運動員要根據水門種類,以不同方式穿過水門。如運動員觸碰水門或未能穿過水門,大會會在其完成時間加上懲罰時間。 除了比速度外,獨木舟運動項目亦設有其他競技形式,例如體能要求極高的獨木舟馬拉松,還有講求團隊合作的獨木舟水球。以下介紹數個本地常見的獨木舟項目: •獨木舟馬拉松獨木舟馬拉松是長距離的獨木舟運動,一般按年齡分組,賽道長度為18至23公里左右,而國際賽事的賽道更長達30至40公里,挑戰體力極限。如受地理等因素所限,未能安排長度合適的賽道,比賽多會以繞圈方式進行,除了要求運動員有直線衝刺的爆發力外,亦考驗他們的拐彎技術。 另外,有些馬拉松賽事的航道經過河流、湖泊、激流、海灣及大海等,讓運動員分別接受平靜與洶湧水流的考驗。現時最矚目的獨木舟馬拉松比賽是兩年一度的ICF世界獨木舟馬拉松錦標賽。 •獨木舟水球顧名思義,獨木舟水球是結合水球及獨木舟的運動項目。比賽由兩支隊伍對陣,各有5名球員。球員控制着獨木舟,爭取在對方的龍門入球,入球最多的一隊勝。獨木舟水球既富挑戰性又緊張刺激,運動員要有熟練的獨木舟操控技巧,亦須具備敏銳的觸覺,方可攻防兼顧。 •獨木舟繞標賽在繞標賽中,運動員要划着獨木舟繞過所有檢查站到終點。賽道長1000米至5000米不等,視乎運動員年齡或環境限制等因素而定。由於賽事並非在設有固定航道的地點進行,所以運動員須有良好的距離感,並須具備技術和策略,以最佳路線繞過檢查站。 香港有不少獨木舟精英運動員,多次代表香港參加國際賽事,如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亞運會及中國全運會等,並曾在多項國際及埠際賽中獲獎。 康文署水上活動中心獨木舟課程獨木舟運動老少咸宜,裝備簡單,是廣受歡迎的戶外運動。康文署轄下的水上活動中心備有多個種類的獨木舟可供租借,並設有多樣化的獨木舟證書訓練課程,為期一至三天不等,當中包括少年獨木舟訓練課程,為8至13歲的少年提供學習基礎知識和練習的機會。另外,本港多個獨木舟社區體育會亦設有適合一家大小的課程,學員在教練指導下可享受泛舟之樂。 如有興趣參加獨木舟課程,可瀏覽康文署網頁;或瀏覽本網站推介的獨木舟活動。

龍舟要划得快,團隊必須互相配合

記得嗎?北京2008年奥運會,香港區火炬接力是採用了龍舟作為傳遞奥運聖火的交通工具之一!在香港以龍舟傳遞聖火,既新鮮又富地方色彩。起源及發展對於龍舟活動的起源,坊間說法不一。最廣為認同的說法是這項活動源於公元前二七八年春秋戰國時代,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為目的。從那時起,龍舟活動就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舉行。 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節慶活動,一向不視為體育運動。直至一九七六年,前香港旅遊協會在筲箕灣避風塘首次舉辦國際龍舟邀請賽,使龍舟活動在國際體壇為人所認識,並成為競賽運動。 隨着龍舟競賽運動逐漸在世界各地普及,國際龍舟聯合會在一九九一年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舉行期間正式成立。翌年,亞洲龍舟聯合會亦於北京成立。在香港,則有香港龍舟協會(龍協)及其他地區團體致力籌辦及推廣龍舟活動。 運動特色龍舟運動講求團隊合作。要划得快,鼓手、划手及舵手必須互相配合。 • 鼓手及划手鼓手位置在船頭,負責打鼓指揮划手的節奏,是整支龍舟隊伍的指揮。優秀的鼓手可帶領全體划手發揮體能的極限,進入最佳狀態。如遇上對手鼓聲節奏相似或龍舟之間距離很接近的情況,鼓手須以口哨輔助,使後排划手可以掌握划槳的節奏。 擊鼓方式大致分三到五種,不同的鼓聲代表不同的划槳方式和速度。划手必須按照鼓聲的指示划槳,划槳的動作愈一致,龍舟的速度就愈快。 • 舵手舵手負責控制龍舟直線前進。優秀的舵手能夠藉着減少船身與水面的接觸以減少阻力,令龍舟加速。由比賽開始直到完成,舵手都要確保尾舵的扁平部分不得露出水面。舵手也不可做出任何令龍舟產生前進動力的動作。 一般而言,凡年滿12歲並且能游畢50米的人士,便可參加這項運動。如有意接受龍舟訓練,可致電3618 7510向龍總查詢,或瀏覽中國香港龍舟總會網頁。或搜尋康文署提供的龍舟訓練班。

救生員

救生員梁詠妍說:「很多人以為救生員當值只是在曬太陽,當然不是!遇到有泳客遇溺,我們要負責拯溺及急救工作。此外,要保持場地清潔和維持秩序。」 救生員何泳賢說:「我們也有常規操練,有時更會與同事練習針對不同情況的模擬拯救行動,保持最佳狀態去應付突發事件。」 如想了解更多救生員的職責,請觀看短片介紹。 部門架構部門招募網頁